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發現張菱舲

2007/02/05 06:00

◎季季 圖◎王孟婷

1

我年輕時認識的張菱舲,是一個精神貴族,極端的道德潔癖者,和世俗社會永遠保持著自我審視的距離;偶爾介入少有認同,喃喃批判從不妥協。這漂浮的距離讓她在心靈上保有高度的浪漫,盡情耽溺於美的追求,並於創作中堅持一種虛幻美學的風格。1970年赴美之前,我印象裡的她的作品,大多閃爍炫麗如水晶球,漂浮旋轉於大氣之上,呈現自我與潛意識層層對話的重複意象,既靈動多彩又神祕幽深。閱讀她的散文,必須專心專情,更需有如繁花綻放的想像力。那時的我每讀她的作品就想,一個多麼奢華而孤獨的創作靈魂啊,她文字裡的詩意和貴氣,是出身農村的我永遠難以抵達的境界。

2

我記憶裡的菱舲,也是一個生活貴族,嗓音清亮,身材修長,夏天時喜歡赤裸著臂膀,穿素白圓領上衣配花布長裙(或迷你裙),一頭尾端微翹的長髮在腦後繫一隻蝴蝶結,走起路來顧盼生姿;那獨特的裝扮和飄逸的身影是當時文壇一景。

菱舲比我年長9歲,與我同屬皇冠基本作家第一批,當時在中華路與武昌街交口的《中華日報》做藝術記者兼副刊編輯,父親張鐵君則是《中華日報》總主筆,她頗以父親自豪。《中華日報》對面是台北市警察局,據說晚上常傳出刑求人犯之聲,菱舲往往新聞稿寫到一半聽不下去,咚咚咚跑去警察局怒吼︰請你們不要再打了!過幾天再聽到,又跑去吼叫︰請你們不要再打了……報社裡有許多男性記者和編輯,只有她這南京出生的雲南女子義氣凜然,敢於一次又一次勇氣十足地跑去向警察抗議!

菱舲的父親很鍾愛這個文采亮眼、有才氣又富血氣的長女,特別在碧潭自家庭院的一角給她蓋了一間房,讓她得以避開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一個人安靜地看書玄想寫作。一天下午她帶我和懷民去參觀她那間房,家人都不在,走過寬闊安靜的雅致庭院,見到那個彷如樂園一角的閨房,收拾得齊整潔淨,書架書桌堆了許多書,書桌前的紗窗上還綴著片片楓葉。她形容那些楓葉,「美得像夢一樣裝飾著我的窗子。」而那時的我,初來台北做職業作家,窮得只能俯在竹床上寫作,連一張書桌也沒有呢!

1965年5月我在鷺鷥潭結婚,菱舲也穿著白衣花裙偕王姓未婚夫同來,兩人分任男女儐相,懷民問她什麼時候結婚,她笑說還早呢。後來不知為什麼,她和王先生解除了婚約,不久就悄然離開台灣。

菱舲22歲進《中華日報》工作,27歲(1963年)由文星出版第一本書《紫浪》,那是她一生最為意氣風發的時代。其後幾年發表的散文,直到赴美之前才積極整理,交由阿波羅出版社於1970年出版《聽,聽,那寂靜》,次年出版《琴夜》。此後至67歲在美去世,未再有作品出版。

菱舲赴美是1970年8月,次年3月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雲行於「七四七」弦上〉,紀述她搭機離台的心情,形容她13歲自中國到台灣後的21年生活︰「無風無浪的時光,美食美服美屋的時光,鍛鍊靈魂提升自己的時光,戀愛的時光,哭泣的時光,興奮的時光,單調的時光,大發現的時光……」

菱舲去美那年已33歲,此後即遠離台灣文壇。文中雖有「我必回歸」、「當我回家」之句,但在發表那篇散文後即銷聲匿跡,原因不明。經過30餘年,六○年代友人或還記得她的文采身影,年輕讀者則大多不知「張菱舲」其人其文了。

3

2003年5月20日,隱地在《中央日報》副刊讀到定居洛杉磯的詩人張錯發表〈食蓮人〉一文,描述他因殺爾士(SARS)驚魂離開香港返回美國家中,從堆疊的郵件中發現一封菱舲的小妹來信,告知菱舲已經去世!張錯傷感之餘娓娓敘述他在台灣讀大學時,投稿《中華日報》副刊及出版第一本詩集均得菱舲熱心協助,後來兩人分別出國失去聯絡,直到2001年7月才在紐約一場演講活動裡偶然重逢︰「但是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她不是從前的她,我也不再是從前的我……彼此各自的滄桑,彼此各自的無奈,彼此各自最後歸諸一聲長長的喟歎……」

隱地比菱舲小一歲,看到她驟然離世不免十分震驚,晚上八點來電話問我看到張錯的文章沒?那天我休假在家沒看到,他即把大致內容念給我聽,念完不勝唏噓說道︰「怎麼已經輪到我們這一代了?我想她的朋友不多,妳是她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消息……」最後特別加上一句︰「要保重啊!」

放下隱地電話,我打給也是菱舲朋友的懷民,叫他去買一份《中央日報》,看看張錯那篇情意真摯的憶舊悼亡之作。但是電話那頭的懷民歎了一口氣,沉重說道︰「季季,我現在,在荷蘭啊!」

天地如此之大,人的世界如此之小!那短短的幾分鐘之中,在我們的意識裡流過北美洲的紐約洛杉磯,亞洲的台北,北歐的荷蘭,以及上世紀六○年代的初識,新世紀03年的5月悼亡!在那之前,我們已有許多許多年不知菱舲行蹤了。她幾乎不與昔日文友聯絡,偶爾有人問起︰「你有張菱舲的消息嗎?」答案都是沒有。只知她在紐約,聽說生活不太如意。但這也都僅止於聽說。隱地在中副發現的,則是確確實實白紙黑字,一則張錯悵然書寫的,她已永別人世的消息!

結束與懷民的電話,我默然於客廳與書房間徘徊,一步緩慢一步,對菱舲的回憶層層交疊,恍如一場迷幻之夢醒不過來。

4

菱舲確切的逝日是2003年3月18日,形單影隻無子女,後事由弟妹料理。小妹菁菁幫她整理遺物時,發現她留下不少遺稿,其中一篇「我」僅約三百字,寫於去世之前三個月,遺言「在紐約近33年東山再起發表詩文的1987年前後,曾寫下並發表了許多篇章」,而以最後一句讓人最感悲涼︰

忽然發現生命已在餘燼之中,逐漸熄滅之際,我最後的盼望是︰我多情知音的讀者和評論者,能予我「抒情散文家詩人」的肯定!

張菁菁將菱舲部分遺稿整理出來。〈外太空的狩獵〉、〈自化〉、〈意象〉三篇較長,合為《外太空的狩獵》一書,交由聯合文學於2006年9月出版。專研台灣近代散文的張瑞芬教授,特為該書撰寫推薦序言〈狩獵月光──張菱舲和她的詩情散文〉,認為這三篇作品「是長篇詩情散文,卻兼而有小說的趣味、迷宮的布局。」並推崇張菱舲的散文「揉合現代詩的超現實感,迴旋曲般的音樂性,將文字的彈性、密度發揮到極致,出入於音樂、舞蹈等不同藝術間,以優美的詩文對余光中六○年代的現代散文做出承接,也成就了自己獨樹一幟的『詩情散文』體。」

5

另外較短的67篇,分為「泉音」、「點睛」、「夜泫」、「星宴」四輯,合為《朔望》一書。從目錄前的獻辭(謹以此書獻給父親張鐵君教授、母親孫以白女士、天文學家Dr. Carl Sagon並獻予弟弟妹妹們及作曲家Philip Glass)看來,應是菱舲生前親自編定,不知為何並未付梓出版。菁菁將這批遺稿交給九歌發行人蔡文甫先生,《朔望》才得以完整面世。除了首篇〈雲行於「七四七」弦上〉是1971年抵美初期所作,其餘66篇皆是她遺言所稱「東山再起」的1987年後發表於台、港、美國各報刊雜誌的零星短文;僅〈螺絲轉彎〉係較長的散文體小說,1991年2月《聯合文學》76期以「重出江湖」予以推介。菱舲似頗看重這篇,收於全書最後做為「壓卷」。這些作品,文字延續其早期的詩意炫麗,敘述則一再呼應她所崇拜的美國現代作曲家Philip Glass的「重複與變奏」風格及天文學家Carl Sagon對外太空的神祕探索,讓我們不斷的看到一個孤獨心靈於層層幻夢中自我演繹,穿梭轉換,追索生命困惑並叩問宇宙奧祕;其意境顯影比早期作品更為虛幻迷離。

菱舲的父母弟妹,後來也都移民美國。她這些後期散文,對父母弟妹之情頗多著墨,如〈獻給九十歲的父親〉、〈爸爸的旅程〉、〈今晚媽媽不會回家〉等。對曾經居住21年的台北也有不少回憶,如〈從「幻想」到「煎餅」〉、〈戴花的年代〉、〈幸福的一代〉、〈我曾是建中的女學生〉等。不少篇章則書寫在美重逢或新識的文友或藝術家,如夏志清、馬白水、秦松、韓湘寧、丁雄泉等。但寫得最多的是她的心靈不斷穿越的音樂、繪畫、舞蹈、閱讀:如〈一束樂音──為美國現代作曲家斐立普.葛拉斯〉、〈複音瓣複瓣音〉、〈樂音的岩堡〉;〈夜空畫情〉、〈潑墨潑光〉、〈畫舞〉、〈悲丑〉、〈悲哀與悲泣〉,以及菱舲自己最看重的(據菁菁轉述)〈朔望〉、〈夜瞳〉、〈星宴〉等篇。

對於自己的轉變,她在1997年7月發表於美國《世界日報》副刊的〈空巢未空〉裡,簡略提到在中國時期「成長在十分冷酷無情的外在世界中,」直到「進入台北《中華日報》當文教記者之前之後,我拾回了自信、自尊與自傲。」在同年11月發表於《明報》副刊的〈湯姆瓊斯的溫情〉裡則說︰「歷盡『滄桑』,我終於扎扎實實地成為美國公民。」至於歷盡的是何種滄桑,並無具體的描述。

6

閱讀這些篇章,我不斷想到1971到1987年的張菱舲因何失聲17年?能否從中尋出一些蛛絲馬跡?但是終無所獲;她把1987年復出的第一篇作品〈浩浩然三千里滑弦〉放在〈雲行於「七四七」弦上〉之後,十分自覺地以一頁之隔越過那17年。在其後的篇章裡,也只有一些抽象字句的描寫,如「黯黯然17年寒窗寒暑」;「現實生活與生命,對我來說,真是一種悲劇。」

更讓我困惑的是她看到夏祖麗寫的林海音傳記出版後,2000年12月發表於《自由時報》美東版的〈林海音與「船長事件」之我見〉裡這一句︰「現在想起來,才明白怪不得1977年中美兩邊特務把我抓回來整的原因……」關於1977年,在1998年發表於《新生報》副刊的〈我的朋友錢寧娜〉裡也曾一語帶過︰「1977年之後,一切都改變了,包括我自己。」

到底1977那一年張菱舲發生了什麼事?為何會牽涉到「中美兩邊特務」?1971至1987的17年為何一片空白?在這批遺作發現並出版之後,這也許是從事文學研究者有待再發現的一個祕區。●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