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台灣鐵道博物館之夢

2007/01/11 06:00

◎洪致文

走在台北的北門外,又或者在那個長途客運臨時總站的對面,應該很多人都會不經意看到一座前陣子搭了鋼皮棚架的老舊建築吧!這原本是台鐵局本部,曾是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的辦公廳舍,是主導與規畫許許多多台灣鐵路建設的重鎮。這建築造於1918至1920年間(1918年建右翼,1919年建左翼,1920年竣工),在1989年台鐵局本部搬到台北車站樓上之後,除了少數單位繼續使用區域內的老建築辦公外,大多數的房舍就這樣開始閒置並傾頹。

西方現代文明在台灣發芽

台鐵一直想把這區域內的建築剷平以賣地進行商業開發,過去幾年對於外界要求保存鐵道文化資產的壓力,也多只是敷衍地表示在彰化扇形車庫與苗栗有專設的保存場所,言下之意是從未放棄販賣這份祖產來換成鈔票。可是,若從全民文化資產的觀點,而非台鐵單一單位狹隘的利益來看,這整片街廓是台灣鐵路,甚至是台灣引進西方現代文明的發源地,這些台灣總督府舊鐵道部廳舍,應該是台灣最該整修保存以做為一處全國性鐵道博物館的處所才對啊!

我常想,這雖然是一個小夢想,但如果幾十年後成真,也未嘗不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之夢。在北門的車陣裡,我開始想像,如果,這個鐵道博物館之夢成真的話……

當我從鐵道部廳舍的中央玄關走進去,氣派的旋轉樓梯與歐式吊燈,不需做過多的額外裝飾,建築本身就已經相當程度展現當年鐵道部的氣勢。在牆邊,我看到銅質金屬銘版呈現台灣鐵路百年來的各種鐵道徽章、局徽。往側翼走去,則看到鐵道技術相關的發展歷程。在這裡,有蒸汽機車、鍋爐、號誌、各種維修機械,直到最新的高速鐵路、磁浮列車,所有鐵道相關的科技發展與知識都被一一呈現。

從鋪著地毯的華麗樓梯上到二樓,玄關正上方的大廳,是這棟建築最重要的一個空間,也是外望北門,讓它與整個北門古蹟區空間有所連結的重要地點。在這歷史空間裡,我看到了這棟鐵道部建築在策畫與決定台灣百年來鐵道發展上的重要地位。整個空間的展示,除了交代台灣鐵道歷史沿革,亦重現鐵道部技師規畫台灣鐵路的情景。

由於鐵路穿破台北城牆象徵了破除清朝封建思維,因此展示上以鐵路做為開通現代發展的意象。在此大廳中,運用窗外實體北門,與重建城牆被火車穿過的虛擬景象,交代了台灣鐵路在現代化發展上的角色。

接著,我往二樓右翼走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展示設計。在這二樓右翼的展陳空間中,依照中央走道的區分,配合各房間不同的大小,將台灣鐵路幹線與支線的發展沿革與物產特色,以動線當做鐵路來串連。每個展示空間都是台灣觀光對外的櫥窗,也呼應了從日本時代的鐵道部到戰後的鐵路局,都曾是台灣觀光發展龍頭的角色。

被保留的舊時空

當我走到二樓左翼,看到在尊重歷史發展脈絡的規畫下,考量鐵道部原本的這個空間就是屬於「車輛課」範圍,因此整個左翼部分包含後來增建區,都被當成台灣火車歷史介紹的展陳空間。這裡除了重現鐵道技師設計火車的場景,並展示火車模型,各種鐵道修理用模具、工具,還有許多珍貴的火車設計圖。

走出鐵道部建築,在後院我看到了街廓內的附屬地下防空洞與防空指揮中心。這裡,被規畫為「戰時體制下的台灣鐵路」、「反共抗俄美援時代台灣鐵路」展示空間。運用地下的防空設施,我身歷其境地感受到戰爭期間對於台灣鐵路的影響,特別是太平洋戰爭盟軍對於台灣鐵路轟炸的損失,還有戰後復興時代鐵道的復原,以及接著反共抗俄美援體制下的台灣鐵路。由於地下的防空指揮中心留有許多台灣鐵路戰時指揮用的圖表,這部分被細心完整保留呈現,並配合空襲、砲彈、槍擊與火車行走聲音,讓每一個來訪者都走入一個戰爭下的台灣鐵道時空。

在防空洞旁,有棟台鐵禮堂──也就是舊的鐵道部台北鐵道工場房舍留存著。在1935年鐵道部台北工場搬到松山之後,整個北門口鐵道部街廓內的工場建築陸續拆除,改增建許多辦公房舍,到最後殘存的工場時代建物,大概就僅剩戰後做為禮堂的這棟紅磚工場建築了。這間戰後的台鐵禮堂,雖然北側兩孔的部分已經因為台北地下街施工拆除,但是殘存的四孔仍可清楚地展現鐵道工場時代的建築外觀。

我想像著,在與台灣博物館的合作之下,騰雲號及九號機關車被搬遷至此建築內展示,重現工場的當年情景,是整個博物館中,最生動展現鐵道工場工作實景的主題展區。當然,在建築的外面,我也看到工場供鐵道車輛進出的大門被修復了,並且於工場外鋪設連通鐵軌穿越延平北路。這段展示軌道,讓靜態保存的蒸汽火車在特殊節日可以推出戶外展示,讓鐵道車輛的展示不只是靜態的擺設。

在想像的世界裡,美麗的鐵道之夢總會殘酷地清醒。站在台北的北門口,望著鐵道部街廓的破敗蕭條,老舊建築的整修遙遙無期,如此的台灣鐵道博物館之夢,真不知道何時才能成真?早已經地下化的鐵路隧道,每天有無數的列車在北門底下奔馳,有著台鐵、捷運、高鐵排開堂堂一共六軌的地下甬道,是進步的象徵;但是那地上的鐵道殘跡呢?也許,是到了該被好好整理,來替城市留下一處歷史記憶的時候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