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吳晟/失栽培 - 下

2017/02/28 06:00

圖◎王樂惟

◎吳晟 圖◎王樂惟

4

時移勢轉,軍公教不斷調薪,1970年我初任教職,月薪二千元,1990年已調高到二、三萬元,繼續調升,而90年代左右,台灣社會環保意識、工人自主意識,隨著民主潮流而興起,許多工廠、企業不願配合轉型,改善生產設備,反而貪圖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家廉價工資、放肆汙染等低成本條件,選擇出走、外移,台灣經濟發展趨緩、停滯,就業市場開始不景氣。

同時1982年起,銀行利率逐年調降,其中有些起伏,到2000年,一年期定存調降到5%,隔年再大幅調降到1%左右,以迄於今。和18%差距拉得太大。

沒有升遷打算的公教人員,按照七五制(即年資+年齡,滿七十五),五十歲左右,正當壯年,即可辦理退休,享有所謂18%優惠,閒閒過日,坐領「優渥」退休金的退休人員,愈來愈多,成為國家財政龐大負擔。

退休人員投入志工行列、參與公益活動,固然不少,也有尋找到「第二春」,領雙薪,典型的「範例」是由公立大學退休的教授,轉任私立大學;或是金融機構轉任私立銀行等等,俗稱「雙響炮」。不過,大多數最重要的日常工作,還是如何保養身體,做瑜伽、練氣功、休閒旅遊爬山……

我的住家鄰近八卦山脈,闢設多條長青健康步道,其中有一條是重新修築九彎十八拐挑鹽古道,簡稱十八彎古道,當地民眾則戲稱為「18%古道」,因為除了假日,平時大都是公教退休人員才有閒暇來行走。

加上類似的「歌謠」,形容公教退休人員生活,逐漸傳布、流行:天天星期天、睡到自然醒、英英美代子、坐領新台幣(週休七日、閒閒無事、鍛鍊身體、坐以待幣)……

在輿論推波助瀾下,軍公教退休人員「真好康」,遭受愈來愈多的批評、譏諷,普遍成為社會大眾從欣羨轉變為怨妒、「目眶赤」的對象。

其實,所謂18%的制度,早在1995年就已取消,另訂定新制,舊制與新制併行,無論新舊任軍公教人員,1995年以前的年資,仍保留舊制,1995年以後的年資,一律改為新制計算退休金,而今領取18%優惠的退休人員,逐年凋零、逐年減少。

18%的意思是,退休金存放在台灣銀行,可領取18%的年息,但有效金額依退休之時的職位、年資及領取退休金方式,有很大差別。

退休金領取方式有三種,即全退(一次領)、半月退、月退(繼續按月領薪),原則上可以自由選擇。

以我為例,2000年2月,我依照「五五專案」辦理退休,「五五專案」即年資超過二十五年、年齡恰好滿五十五歲這一年,提出申請,一定獲准。我選擇月退,本薪每半年匯入存款簿,二十四萬多元,還有台灣銀行的18%「公保養老優惠存款」,每月二萬多元,合計年薪約七十三萬元。

2001年我在自家二公頃田地種下三千棵左右的樹苗,每年退休金大約半數花費在這片樹園的維護、清理。這片樹園是開放式「公共空間」,完全沒有門禁,這些年綠蔭盎然,已成為本鄉不少人喜愛來走走的休憩園區,以及生態教學園區,有些遊客很客氣向我道謝,我都笑著說:我只是負責管理,真正該感謝的是全民負擔的退休金。

5

反映時代變遷,要求軍公教退休制度檢討、改革的輿論,愈來愈多,但行政部門一直不願、不敢去面對。

2006年11月,我收到一份縣政府公文,內容大要是:「每月退休所得,不得超過最後在職同薪級人員現職待遇之上限百分比,超過者,減少其養老給付得辦理優惠存款之金額。」亦即我的優惠存款之金額減為一百二十七萬元,年息收入將縮水四萬多元。

晚餐時我向家人提起這份公文的內容,女兒隨即反應道:很合理啊,哪有退休後還比在職時領得更多的道理。

我笑著說:哪有老爸的薪水縮水了,女兒好像還很高興的道理。

我發表一篇文章公開支持這項政策,我的依據主要是和農民鄉親相比較。

我生長於農村、定居農村,厝邊隔壁,平日交往的鄉親,大多務農為主業。1995年之後,才開始發放老農津貼,年滿六十五歲,每月領取三千元,2006年調高為五千元。當初老農津貼提案時,曾備受阻擋,甚至有行政首長輕蔑地說:台灣農民是台灣經濟發展極大的拖累。

我經常聽到領取老農津貼的鄉親長輩,知足感激的話語:不必伸手、不必開口,每個月按時匯入農會寄金簿仔,比子女還可靠,有夠好。而我五十五歲就退休,月領他們十倍多,待遇何其豐厚。

有一家報社記者看到我的文章,來訪問我,報導標題:「身為改革對象,吳晟挺18%改革」。我引述母親生前常說的話加以闡釋:不是自己好就好,要大家都好,社會才會好,自己才會好。我年歲愈老,愈敬佩不識字的母親,寬厚、智慧的「同理心」。

沒想到這項小小改革方案,竟然引起教育界大大的強力反彈,迅快串連集結,發動大規模抗爭,許多從來不為社會不公不義挺身而出的教師(以退休教師居多),第一次走上街頭,激烈抗爭。這個運動背後當然還有複雜的政治因素,但抗拒自身「既得利益」受損,則是最主要的號召力量。

2008年國民黨奪回政權,其實也想要改革,但「今天不改革,明天就會後悔」,言猶在耳,卻只是雷聲響一下,抗議聲響起,非但立即收回「會後悔」,2011年反而研擬再調薪3%;6月,我再接到縣政府公文,主旨是銓敘部通知,2006年被「砍」掉的優存金額,又可以補足,回存台灣銀行、恢復原狀。

很顯然,不同政黨執政,有很不一樣的「思維」。

6

2016年第三次政黨輪替,民進黨二度執政,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宣示多項改革決心,年金改革便是其中一大項重要政策,然而大家都知道,國事千頭萬緒亂如麻,新政府面對的挑戰實在太多、太艱困,「不好當家」,許許多多長年累積下來,錯綜複雜的問題,新政府必須概括承受,很難收拾、解決。

1949年國民黨政權撤退來台統治,動亂飄搖中,反攻大陸口號凌駕一切,既抱住大陸時期制定的憲法,又實施威權戒嚴體制,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從國家定位、到所有法規政令,完全急就章,「臨時性」,未做長遠打算、規畫,處處漏洞、太多太多缺失,都因循苟且,「臨時」下去,在時代衝擊下,只能修修改改、縫縫補補。彷如破舊的百衲衣,千瘡百孔,窘態畢露。

軍公教勞農……的保險、年金制度,便是拼拼湊湊而成的典型「範例」。

1958年實施公保,1970修訂勞保而有傷殘、生育、死亡等給付項目,2005年有勞退新制;1988年才有農保,又是另一套(1995年開始發放老農津貼);1995年全民健保;2002年發放老人年金……每一種「身分」的保險、退休金制度,不只實施年代大不同,各項「待遇」更是差別太大,沒有一定準則,十分混亂。

在現有體制架構下,歷任行政首長只能被動因應「抗爭」,修修補補,一直未做徹底檢討,制訂一套整體性的「國民年金制度」。

「我領18%,我支持改革18%」,無論是基於國家財政負擔太重,或是基於社會分配、公平正義原則,我向來支持公教人員18%優惠改革方案,進而提出建言,期待打破階級、職業、身分的畫分,全面檢討,建立一套通用的、更公平合理的「國民年金制度」。

新政府執政,立即成立「年金改革委員會」,正是要解決長年來紛紛擾擾的沉疴弊病,調養出比較「健全」的體質。我相信委員會必然知道年金制度牽扯層面太廣,涉及問題太多、太複雜,必然會多面斟酌,審慎考量、合乎情理。

年金改革勢在必行,已經是社會共識,只是如何改革,意見分歧太多太大。改革必然有陣痛,「年金改革委員會」必然要承受很大的壓力。然而半年來,我每天留意社會上的與論和反應,非常不安。社會上普遍對年金改革的認識,過度流於片面化、零碎化、膚淺化,情緒性語言太氾濫。所謂18%只是年金改革的一項,退休公教的反彈聲浪愈大,年金改革更聚焦於18%。很多不確實的資訊,或編造的謠言,未經查證,在網路上不負責任地傳來傳去;最不應該的是刻意操作、不斷搧風點火,挑起階級對立、世代對立愈來愈激化。

退休公教成為「眾矢之的」,也有不少委屈。並非每一位都像社會大眾的「印象」那樣「領得飽飽」,社會輿論很容易「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一樣是軍,將官和尉官、士官,差別何其大;一樣是公,部長級和基層公務員,如何相提並論;一樣是教,退休年資、退休年代不同,也有很大差別,愈早年、薪資愈低的年代退休的老一輩,現今領取的年薪,很多低於四、五十萬元,如果是「單薪」,以目前普通家庭生活所需,並不算寬裕。

年金改革委員會應該會貼心顧及各種不同情況。

軍公教人員時機好壞都不受影響,亦即整體社會經濟條件如何發達,也無機會獲利,而且,和所有受薪階級一樣,職位不能世襲,子女頭路必須自己找,不能「私相授受」,像農民子弟可以繼承田產耕作、才藝師傅可以傳授「功夫」給子女;尤其是商店、企業可以繼承經營,而有小老闆、富二代、富三代……

領薪水的收入,「人看現現」,賺那種人看不著的錢才驚人。經濟學有一簡單理論,靠人力賺錢總很有限,只有懂得錢滾錢,才有無限可能。想致富,除了「鋌而走險發橫財」,就要經商做生意,但經商做生意就有風險,大商小商,也都有「苦經」。

俗話說:「有一好沒二好」,母親常訓誡我們,人不可貪得,對我們家而言,一輩子衣食無虞、安穩過日,便是最大的幸福,既然選擇安定職業,就不「肖想」也不羨慕富有。

年金改革牽涉層面太龐雜,而社會各界各種角度、各種立場的論述非常多,值得年金改革委員會審慎參考,我無須多言。

身為農民,也是公教人員,從年少至年老,交往的朋友雖然不多,但「包羅萬象」,我深切體會,特別是基層人民,哪個族群沒有委屈?哪個行業沒有辛勞?哪個世代沒有不平?切盼國人多為整體社會和諧、國家永續發展著想,無論抱持什麼立場,千萬多些包容、多些同理心,特別是政治人物、公職人員,發言更需要多些寬厚、多些細緻討論,切勿出之以「嗆聲」,以免徒增不平之氣……

若說軍公教退休金,是政府財政龐大負擔,的確是事實;但若說成「會拖垮國家財政」,加諸退休人員的「罪惡感」,未免太沉重。

國家財政的惡化、困窘危機,稅制、支出……如何開源節流,太多太多制度必要重新檢討,請簡略回顧,歷年來多少動輒數百億爛帳的金融風暴、掏空案、逃漏稅大戶,逍遙海外、留給政府收拾;多少不當利益平白輸送給財團;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機構,多少工程弊案、多少好大喜功不當建設、煙火式大型活動,動輒耗費數十、數百,乃至數千億,債留子孫再多也不怕;還有多少國營事業及其附屬單位,酬庸式的閒差、坐領高薪的肥缺……

寄望新政府從政人士,有大智慧、有大魄力,一一認真去面對,如何防犯,如何興利除弊。若是勇於做表率,主動「改革自己」做起,帶動風氣,必定更有新興氣象。●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