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導演深耕在地議題 《我家的事》、《河鰻》入選北影「新導演競賽」

〔記者鍾志均/台北報導〕2025第27屆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今(13)公布入選名單及評審團陣容,今年共10部作品中,導演潘客印執導的《我家的事》和朱駿騰操刀的《河鰻》將代表台灣角逐最大獎。

《我家的事》。(台北電影節提供)《我家的事》。(台北電影節提供)

《我家的事》和《河鰻》皆展現台灣新銳導演鮮明的創作風格與對在地議題的深切關懷;《我家的事》由潘客印執導,集結曾敬驊、姚淳耀、藍葦華、高伊玲等卡司,以切換時間與角色觀點的手法,細膩描繪一家四口的情感流動與代間關係。

入選柏林影展視角單元,朱駿騰執導的《河鰻》由台北電影節非常新人潘綱大與創作歌手柯泯薰主演,融合奇幻與寫實風格,透過社子島青年與神祕女子的邂逅,象徵都市中的孤寂與土地記憶。

《河鰻》。(台北電影節提供)《河鰻》。(台北電影節提供)

其他入選本屆競賽的作品,如中國導演景一的《植物學家》以新疆草原上的哈薩克族男孩為主角,結合植物學視角與詩意敘事,呈現一段跨族裔的夏日邂逅與成長歷程。

土耳其導演塞菲汀托克馬克的《兔巢少年》則從導演真實參與難民援助的經歷出發,構築出少年在壓迫中尋求溫柔與救贖的寓言世界,詩意鏡射險惡現實世界與純真少年心境。

深入家庭創傷與記憶重組的的作品也表現亮眼;立陶宛導演勞里納斯巴雷薩的《溺水小妹》,以非線性結構與重複敘事形式,探討一次戲水事故如何在家庭關係中激起漣漪,象徵創傷後心理變化的多樣表現。

《植物學家》。(台北電影節提供)《植物學家》。(台北電影節提供)

塞爾維亞導演斯特凡喬爾傑維奇的《如果風知道》則融合紀實與虛構,由導演本人與祖孫三代共同出演,拍出一段緬懷母親的溫柔生命紀事,反映出個人哀悼與自然萬物的連結。

本屆評審團陣容由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徐譽庭擔任評審團主席,另有李淳、擔任柏林影展選片委員的潔西卡基安、菲律賓國際製片碧安卡巴布埃納、首部執導長片入選全州影展的松永大司等5位國際影人出任,一同評選出本屆國際新導演競賽「最佳影片」及「評審團特別獎」得主。

第27屆台北電影節將於6月20日至7月5日在台北市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精彩片單與活動將陸續公布;「台北電影獎」入圍名單將於5月15日揭曉。

2025「國際新導演競賽」入選名單:

1.《植物學家》導演:景一(中國)

2.《溺水小妹》導演:勞里納斯巴雷薩(立陶宛、拉脫維亞)

3.《河鰻》導演:朱駿騰(台灣)

4.《兔巢少年》導演:塞菲汀托克馬克(土耳其、墨西哥、克羅埃西亞)

5.《我家的事》導演:潘客印(台灣)

6.《窒愛難行》導演:亞歷珊德拉馬卡洛娃(奧地利、斯洛伐克)

7.《女孩的夏日秘密》導演:帕姿薇格(西班牙)

8.《幻之甜蜜島》導演:喬安內戈梅茲特雷羅(多明尼加、西班牙)

9.《利貝拉達再一顆》導演:寶拉托馬斯馬奎斯(葡萄牙)

10.《如果風知道》導演:斯特凡喬爾傑維奇(塞爾維亞)

點圖放大header
點圖放大body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