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第十七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決審會議紀錄】詩是洗乾淨的夢

2021/11/12 05:25

第十七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決審現場。(記者胡舜翔攝)

詩是洗乾淨的夢

第十七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決審會議紀錄

時間:2021年10月4日下午2時半

地點:《自由時報》一樓會議室

決審:李癸雲、李進文、唐捐、陳育虹、焦桐(依姓氏筆畫排列)

記錄:孫梓評 攝影:胡舜翔

會議開始,基金會報告:本屆共收五百九十六件來稿。由隱匿、羅毓嘉;王姿雯、孫梓評;林德俊、曾琮琇等六位委員分三組進行初審,選出六十五篇進入複審。初審委員得以每人一篇,推薦心中值得進入決審的篇目,在複審時參與計票。再由複審委員顏艾琳、楊佳嫻、鯨向海選出十六篇作品進入決審。決審委員公推焦桐當主席,五位評審針對作品發表總體意見與評審標準。

陳育虹:奈波爾有次擔任詩獎評審,結果第一名從缺,第二名也從缺,只選出第三名,他頒獎給第三名得主時,很認真地對那人說,「獎頒給你,但拜託以後不要再寫詩了。」我想,今天我們絕對不會出現像奈波爾那樣的狀況!評審時,我希望尋找密度高一點的詩,不管主題為何,希望它有比較特別的寫法。同時,期望讀起來有參與感,作者是身歷其境、有所體會而寫。相較之下,有些詩雖然應時,比如寫和疫情相關的主題,但表現不若預期,就不會挑選。

唐捐:做為評審,看似在挑選作品,其實也是接受刺激,被參賽作品再教育。這批作品或可視為這一年具有代表性的創作取樣,當然我也有困惑的地方:大家似乎都滿喜歡敘說事情。以前的人比較重視的意象,隱喻,語言密度,以這十六篇來講,不是最在意的東西。參賽者往往有兩種,一種是得獎老手,技巧純熟,連意象該如何在詩句中出現的密度都精準計算過,或許就是所謂的獎棍。另一種是素人,好像沒讀過什麼現代詩,但有吸引人的意念,其使語言的方式,則像櫻木花道剛開始打籃球,看得出天分,但對籃球規則不是那麼熟悉。這兩者,或許我們寧取素人——他有想法,卻不會有某種油滑感。只是有時候,太素也會帶來困惑。所以我也是一邊困惑,一邊受到某些刺激地評審這些作品。最後我想說:主題很重要,它是你回應這世界時的關懷重點,但主題又非絕對,再好的主題,沒有好的表現力,也不行。

李癸雲:我第一次參與決審,發現這果然是滿具指標性的文學獎,讀每一首都各有千秋。徵文辦法不分主題類型,只求好與創意——這十六首,在主題內涵的表現上非常自由靈活,創意與想像力也非常高水準,評審過程讀得很暢快。有很多篇是基本命題:愛情,生命困境,日常思索,少數有些配合時事,如疫情,長照,外送員等。我個人比較肯定的詩有兩大類,一類是非常大膽,有創意,敢實驗,敢表達,就算寫老病死,也用很新的方式。另一類是可以把我們原本感受到的細微情感再探深細察,把情感指向更幽深的表現;或把我們沉寂已久的某種情緒給勾連出來。評詩時,總是會考慮做為現代詩這種文類,美學應該如何表現?但剛才唐捐所說,我也很有共感,因為有些詩的長處,並非在於語言的疏密,或是意象凝練上特別有突破,而是觀看事物角度、或述說情感的方式很特別,即便真的有點素人,也能有打動我的地方。

李進文:這十六首,無論寫疫苗,健身,兩地隔離,外送員等都跟疫情有關。這是可以思考的問題:疫情改變人類存在方式,當然也會影響到創作。詩做為比較前衛的文體,當生活模式、政經體制都有轉變,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要傳達思想?心靈療癒?力圖改革?這些詩能進入決選,文字技巧都問題不大,但我會更在乎作品能否觸動人心,引發共鳴。同時,題材特殊不是標新立異,要能與當代有呼應。參賽作品都接近五十行,長詩必須照顧結構、邏輯的問題,除了結構完整,知性之外要能丟出一些思考,感性之外要能保有餘韻。很多人參賽刻意寫得很用力,想要面面俱到,這往往變成缺點。我會留意作者是否展現書寫的個性,有個性才有風格——若能表現出自己的腔調,又能以文字去駕馭這樣的個性,詩就成功一半了。

焦桐:我讀詩的經驗是我完全不在乎主題是什麼,也不在乎政治正確與否。我喜歡的詩往往是主題模糊的。大家都注意到行數問題,主辦單位規定三十五行到五十行,所以參賽者都盡量靠近五十行,最好剛好五十行。過去我自己主辦文學獎時,看過一個老手參賽,規定是五十行,他寫到兩百行,然後把兩百行化妝成五十行,每一行都很長,他最後還是得了首獎,但那是一個缺乏自信的選手。因此,如果參賽辦法只規定行數、沒規定字數,參賽者把兩百行變成五十行,那所能夠承載的詩情是完全不同等級,就像重量級選手上了輕量級舞台。我一直期待這次有無只寫三十五行的詩,我會幫它加分。另外,不可避免地,所有參賽擂台的作品都帶有一種比賽的腔調,在語言運用上,概念化的語言缺乏語言的表情,味同嚼蠟。另外有些為了博取眼球刻意製造的腔調,會有一種紛亂感,沒辦法讓整首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經評審協商,決議首輪投票,不分名次,各圈選三篇,結果為:

三票作品

〈褪色的馬〉(李進文、唐捐、陳育虹)

二票作品

〈外送員不思議〉(李癸雲、李進文)

〈腎友日記〉(陳育虹、焦桐)

一票作品

〈昨夜無無明〉(唐捐)

〈拒絕了妳即將告白的身體〉(李進文)

〈周林──一封交不出去的信〉(陳育虹)

〈郊山行——某主婦仲夏福州山步道漫賦兼致年少友人〉(李癸雲)

〈指南〉(李癸雲)

〈六月〉(焦桐)

〈當月光長照〉(焦桐)

〈一名女子死亡時的模樣〉(唐捐)

○票作品

〈疫苗〉、〈車過梨山〉、〈一輩子下次〉、〈地下化〉、〈大疫期間的健身運動〉

未獲票作品不列入討論,評審針對獲得一票以上的作品進行討論。

一票作品

〈昨夜無無明〉

唐捐:這批作品中,此篇風格顯得比較特別。讀起來是接近音樂的詩,沒有一個明快的事件,比較純粹的詠歎抒情,語言也較跳躍斷裂,其他篇則喜歡述說。全詩加入佛經元素,結合宗教、病與愛。節奏感把握得很好,意象是有組織的,雖有點繽紛,但有方向,可以理解,守住了抒情的本務。

李癸雲:這篇我本想放進前三名,作者好像沒有要明確表達什麼,但閱讀時會覺得把哲學,佛法,食物,雜混地談,混搭得不錯。因提及宗教,似是想以物釋法,確實語言比較雜亂,但虛實之間的調節頗有說服力,有一些表達很生動,比如第三節第二行「廁所的白熾光多鹽且刺,小花磚咽鳴共振」,讓我發現自己從來沒有由此角度去看半夜起來打開白燈的廁所。整首詩看似雜亂拼貼,卻也形成有趣的衝撞。

李進文:此詩或可視為禪詩,但如果這是一首接近禪詩的抒情詩,想放進這麼多內容,有必要先做轉化:創作者要能先消解、釐清,再舉重若輕帶出說法。作者寫得稍嫌用力,整體語言碎裂;此外,若把一些詞語的位置調動也不會被發現的話,就代表整首詩可能不是那麼精準。

陳育虹:詩是洗乾淨的夢——好像把小孩洗乾淨了,可以送去學校見人。這首稍微雜亂了些,相較之下,我就沒有放在前面幾篇考慮。

焦桐:此詩似有過於抽象化的狀況,概念有點糾纏,專有名詞堆砌。

〈拒絕了妳即將告白的身體〉

李進文:這是一首悼亡詩,詩裡充滿懊悔,作者用畫筆顏色去復活他的模特兒,一路寫來,卻變成自畫像: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合為一體。詩中反覆提到三次與「空洞」有關的意象,意即他想要填滿這個空洞,以顏色或回憶填滿內心惆悵,很沉重,但感情頗為節制。標題也滿有意思的,呼應從頭到尾非常婉轉的布局,有渲染力的抒情,是一首耐讀的詩。

李癸雲:透過畫畫去描繪「妳」,一路都在追索,讀起來會被詩行吸引,浸淫在其情感中。作者懂得透過暗示表現創傷:比如畫布被過重的筆觸擦傷,敘述者也被回憶創傷。但有部分詩行處理得較為簡便,比如第四節似乎跟前面有點脫節,讀不出關聯。結尾還不錯。

唐捐:此詩有較飽滿的敘述過程,能了解其意思,有幾個詞彙可能需要再討論一下。比如妳即將「告白」的身體——告白是指袒露自己?或轉了一個意思,「妳」的身體要被火化了,那算不算一種「告白」?全詩敘述較多,意象的表現較少,比如第四節,讀來略像舞台劇「台詞」,而使部分段落稍嫌「俗氣」一些些。

〈周林──一封交不出去的信〉

陳育虹:這首詩講的就是兩岸之間互相溝通的問題。詩最開頭提到「蟻獅」是一種凶狠的蟲,雖然很小,卻像一隻獅子,一頭困獸。一開始會誤讀為一首情詩,但其筆法很明顯可以往兩岸方面去想,裡頭提到很多地點,包括北京胡同,重慶紅崖洞,曾做為國民政府軍統局看守所的渣滓洞,都有其暗示。到了「我陪你去過一次故宮/你也陪我去一次好不好」,彷彿間接在問:我們還能不能溝通呢?當疫情流動,對方「已讀不回」,「後方只剩這一只薄薄的信了」。整篇不是非常政治化的語言,但這樣解讀是可以通的。文字滿自然的,沒有特別咬文嚼字的文青感,細節可信,那些聯想也是可能的。

唐捐:就表層來講,讀來像是描寫跨海之愛。寫作方法是口語詩,這次參賽作品中,口語感很強的很多,這首則在口語中仍保留了詩的節奏與皺摺感。其實,就算沒有那種政治實體和政治實體之間的隱喻,當成一首情詩來讀,應該也可以。我們也不妨把敘述中所講的事情當成「體驗」,而不一定是「象徵」。

李進文:若單獨以情詩來讀,「我」在台灣寫一封寄不出的信給住在北京的「周林」,雖有點散文化,但因為是書信,可以當書信體讀。只不過若以情詩做為標準,最後用繁體字的愛「有心」跟簡體字的爱「無心」來對比,太過常見,就像「生產(产)沒有生」,「工廠(厂)空空的」等說法廣為人知,這樣的結尾看似特別但又不特別。我也去查了詩中提的地點,若把詩中描寫往兩岸關係去想,確實有觸及,但沒有提出任何政治上的反思。最後一節關於疫情的描寫,好像也不太符合台灣現況,讀了會覺得不解。

李癸雲:我也查了一下「周林」,叫周林的人還真不少。如果以兩岸詩來看,我肯定作者用「一封交不出的信」回應兩岸在政治上的困境。不過,當標題是一個「特定人物」,我們確實需要有特定背景才能理解,閱讀經驗就被局限了。其次是我在讀詩的收尾時,處處有隔,對那樣的情懷不是很能理解。在兩者互動中,關乎台灣的敘述是比較少的,比較是歌頌「我對你的某種情感」。

陳育虹:台灣疫情剛剛升為三級時,確實有種驚恐的感覺,應該沒有不符合「惡疫在街頭流竄」。對政治或許我們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但作者應該是假設,若不要像現在這樣太過緊繃的狀態,對方連鳳梨、釋迦及蓮霧都拒絕進口,他想用歷史的眼光來重新看待兩地之間的關係,還有沒有友善的可能?如果詩是一條pathway,端看作者如何從開頭走到終點,這首詩整個過程還是發展得滿好的,細節扎實,寫出有情感的回顧。

〈郊山行——某主婦仲夏福州山步道漫賦兼致年少友人〉

李癸雲:此詩透過女性視角,彷彿「微物之神」,寫出某種生命困境,雖有部分不易讀懂,但對我來說更有啟發。一開頭就跳出寫實框架,把要給某人或自己的說法重新表述。整首詩介於隔跟不隔,解與不解。語言是堆砌的,缺乏剪裁,但許多精細的描繪很打動我。外在景象是我在上山;內在風景是我在自我窺探,所以當出現「隱密哨音。意識的駐紮」這些看似外向的描述,其實都彷彿在暗示我:當你進行內在探索時會隱隱聽到警示的哨音。又比如第二頁寫站在山上往下看,看見「一千萬片窗玻璃」,映照出「我」站在生命某階段往下眺望的反射——這種想像性的開拓,頗見新意。

李進文:這首詩有很特別的語感,確實不太容易理解。我猜想作者是否以後設、後現代、意識流的寫法,切換內在跟外在的聲音,表現一種介於詩和非詩之間的概念?

唐捐:「福州山步道」是我的活動範圍,我來幫忙下一點註解。整首詩可以讀出作者特別設定的一種關於年齡的對話。語言經過刻意安排,有去蕪存菁的意圖,也有描寫,登山所見細節不一定跟整體主旨有關,但因為只有兩行,可以欣賞,不至蕪雜,還可以把登山感表現出來。其中如「請勿偷走時鐘」可以讀做暗示,也可不必做過度解釋。接下來有一些風景描寫是就地取材,「公家機關」應是故意含蓄不說出「殯儀館」,病院則指「台大癌醫中心」。所以才寫道「懷抱一些『活的任務』返程」。作者有心,用了引號,括號,破折號,表現上有不想平平敘述過去的企圖,只是背後的意韻必須略為思索,不是那種很直截給出感發的詩,是以理智安排過的,就這方面來講,有可取之處。

〈指南〉

李癸雲:此詩以一種風險判斷的語氣,進行生命決斷與評量——生活像是過關。感覺敘述者已經退休了,新的日子將要開始,該如何面對生活方式的轉折?作者就用「教戰指南」的方式來寫這首詩。句法上刻意有一些顛倒句構,那種節奏感跟懸疑感,真的很像遊戲過關的臨場感。語言的「斷」跟「連」也呼應了打Game的語氣。所鋪設的每一個關卡,面臨的抉擇,也都滿寫實的。但這些遊戲感的俏皮底下,又是有一點蒼涼的。因為對退休生活來說,還存在另一個擂台,作者其實想探討暮年的病老死,拉到宗教層次去看生活裡的妖魔鬼怪與意識陣營。因而當讀到最後兩句「通往/不再需要抵抗的,你們」,就會發現有一種精神性存在其中。

李進文:作者很有趣地把主題設定為「兩個人的新生活」,不管是指退休,同居,或結婚,對那兩人來說,都像一場闖關遊戲。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都設成關卡,看似特別,若太雜亂,也會有點瑣碎。至於題目中的「指南」,讀到最後,會隱隱覺得,不管生活中怎樣磨合,最終還是沒辦法躲過那隻操縱「遊戲」的宿命的手。

〈六月〉

焦桐:表面上是寫軍訓課打靶,作者比喻愛情像飛鳥,飛鳥很容易吸引人們目光,而且善變,他也比喻愛情像射擊。總體來說,意象準確。這次參賽作意象失準的地方好多。此詩清淡含蓄完整,所有意象全部往一個總體方向來發展,而不是紛亂跳躍。這首詩也具有多義性,這樣解釋、那樣解釋都可以通,而且都很好,因而景深立體,詩味濃郁。最後三、四行的寫法也很有趣。很清新的一首詩,沒有擂台賽的腔調。

唐捐:此詩寫青春愛戀的紀念,讀的時候,揮之不去地會覺得很有同志情懷的畫面,最後兩句「你功過相抵/我留校察看」應該是指「你愛過我又離開我,我卻還陷在回憶裡面」。每一句都是有暗示但又可以解讀的。「槍痕累累」這個詞其實下得很重,但也可以明白「槍擊」就是隱喻愛上誰的時候那種被擊中的感覺。語言也是很棒的抒情語調,「槍」的意象除了比較強烈,同時又帶有性的暗示。

〈當月光長照〉

焦桐:這首詩寫病痛是那麼輕,感情是那麼節制,那麼多地方故意有一種匠心布置的留白,想要傾訴的話,不說出來。比如第二部分開頭「風搖晃你的木椅/但椅子上已經沒有你的重量」,這些細節的描繪很動人,往往我們被文學作品感染的就是這些細節。最後一節的安排也非常好。一首好詩,必須讓沉重到喘不過氣來的主題更形清淡,才是值得我們肯定的美學手段。

李癸雲:這首詩我還滿有共鳴的。我同意那種節制跟清淡,第三部分寫得特別好,尤其是「乾淨」和「安靜」的辯證。但間中有些錯字還滿要命的。透過錯字,重新再讀,就發現有些段落表現出來的成熟度似乎不夠。若只看情感層面或語言的滲透力,還滿肯定它的。

李進文:此詩頗動人,有很多比喻很好,第三部分讀起來比較新鮮。但這樣的題材在文學獎裡非常普遍,既然這麼普遍,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跟其他人所寫的不同?會是我思考的。

〈一名女子死亡時的模樣〉

唐捐:這篇應是一個獨居女子的畫像,不是真正發生「死亡」,而是比喻自己整天宅在家裡面像死亡了一樣。所以重點不是死,是寫出該女子的孤獨。可惜的是內容以不同字體表現,可能要再花多一點心思去變化說法,而不只是變換字體。雖用較多負面意象描寫空間感,但不會太過恐怖,自有一個敘述的理路,把那種微妙的自憐自悼,掌握得滿好的。

(唐捐放棄此篇)

二票作品

〈外送員不思議〉

李進文:外送員本來就有,因為疫情更蓬勃。此詩有其當代性,意象精準寫出了小人物的無奈。雖然詩題是「不思議」,但其實是思議的,他一邊自我探索,一邊思索,卻又感到迷惑。詩本身是動態的,語法跟斷句有種忙亂奔波的速度感,這種節奏感很符合外送員的設定。雖有五十行,因為不時出現的小幽默,讀來並不冗長。「我是路,卻和美食為一體」就像在說:「我」本來應該有前途的;而最後被吃掉的,說不定不是食物啊。所以他的語言是思考過的,不會為了速度感,忽略意象的經營,雖是口語詩,內容帶有深意,就單一主題來說是處理得很完善的一首詩。

李癸雲:〈郊山行〉是透過精密、幽微的意象,帶我們探索意識深處;這首則是都讀得懂,很流利寫出外送員處境,寫得很輕,語言乾淨,但字字到位,有一定的深度,我也一天要點好幾次Uber Eats,讀起來很有臨場感。有些用語非常好,「我在路上,沒有他方」根本可以拿來當外送平台的slogan,點出了外送員的生命處境,最後則收束在一個人對自己人生方向的困惑,或外送員對職場自我存在價值的困惑。雖看似「特定職業」的書寫,但仍有其共通性:比如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消費,或是人對於過往美好都已經消逝的喟歎,有達到某種辯證性,最後一節我也滿喜歡的,「抵達之外/還有其他抵達」嗎?

唐捐:題材有其珍貴性,用外送員觀察人生,不下於直接書寫疫病,本身具有隱喻作用。但此詩表現,用嚴格一點的標準來看,應該可以更好。也就是說,只要設定好外送員觀察視角,很多想像應可以順勢衍生。有幾個句子,稍微有點太過「滑順」,作者或許應該試圖抵抗得來太容易的二元思維。

〈腎友日記〉

陳育虹:這篇真的有一種介入性,是身體經歷過這些事然後寫出來,不是虛無縹緲的,口語也用得很自然。除了很平實寫出經驗,還能詼諧面對自己的痛苦,有一種自嘲,而不是自戀——文青就是自戀。作者因這場病得到省思,痛定思痛,甚至有一種冷眼看待自己的病的感覺。沒有太多花樣,最平凡的道理就這樣表達出來。同時,對於「比慘和討拍」的網路現象,他有一種判斷,批評卻不失厚道。最後尤其精采,「等待一具善人的屍體」,切得滿深的。有時現實就是這樣吧,要病後才會有這些感受。

焦桐:這首詩的speaker應該是創作者自己,三十八歲腎衰竭,等待換腎,等待另一個人的死亡,好讓他重生。一開始撞擊我的就是這個部分。這可能會被寫成一首很沉重、悲痛的詩,但作者很高明的是,無論語言跟內容,都化沉重為清淡,他不是要逃避,而是通過有效的藝術手段,讓喘不過氣的氛圍跟情景,清淡再清淡。這樣高難度的動作,使得感情相當含蓄,卻又能得到充分的解釋。後面尤其精采。張力很夠。

李進文:這首詩舉重若輕的寫法也很打動我。但是「新生活始於/你明白無法回到過去了」那三節稍嫌刻意。註解的部分,應該只保留「2020年,38歲的我突然發現末期腎衰竭,開始洗腎。」後面太多的說明,反會使整首詩力量削弱。

唐捐:我認同這首詩有淡化的處理,但整首詩不無寫得太白的部分。我們閱讀這首詩會很感動是因為詩的背後有一個真實的背景,但如果只就文本來看,第一節的表現力有點不足,因為有那個「背景」,讀者會幫忙解釋那些「白」,但這樣的白話真的太多,幾乎各段落都有。我也同意「新生活始於」那三節像格言一樣的句子,恐怕有點累贅。

李癸雲:疾病書寫一向是我很關注的主題,我喜歡作者把自己的病提出來當成討論的方式,但在自我的疾病書寫之外,他還想要去比附一些更厚重的主題以鋪演整首詩,但往往只有「起」,沒有發展。

陳育虹:部分的比附,或許可以看做是作者的自嘲,想要淡化自己的苦,不是真的要做比較。至於三段像格言的句子,是一種直面對待——當生命來到病後,你的反省是很直接的,不會再去做一些語言上花枝招展的表演。面對生死有一種一翻兩瞪眼:面對,或是不面對。所以講話也要這麼直接。如果此時還纏綿不絕就太做作了。他寫得很俐落,我不覺得是缺點,因為他得開始新生活了,所以他不再討拍與呻吟,忘掉自憐,自己決定自己要不要快樂面對往後的日子。

三票作品

〈褪色的馬〉

唐捐:此詩不若商禽構思那麼複雜,抒情性更強,不全是散文變形詩的意象,作者自有其敘述線索,順著文字讀下來,知道馬是一個大的隱喻,從聽到馬聲,慢慢去感受、體驗,藉此講出中年跟疾病。就語言來說,是有表現力的,沒有過於囉唆的問題,抒情的音調控制得還不錯。

李進文:我希望尋找共鳴的詩,這首即是。敘述過程是很有條理的,不會讓你覺得悶,是有渲染力的中年病情詩。身體內住著這匹馬是一個很大的隱喻,但寫得不落俗套。因為他並沒有去馴服那匹野馬,而是選擇好好共處,就像你跟自己的病好好共處,因而,最後無論是馬或病都沒有消失,但至少是褪色了,這很實際,不提供「解決」之道,而是感染你,讓你會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寫得最好的是最後一節,點出他是上班族,「換上新的馬蹄鐵」就像社會制約,所以這些「病」其實來自長期在社會中工作的無可奈何。結尾寫到「從此你擁有一匹褪色的馬」,「擁有」二字下得很好,從原本的野馬,到能跟馬好好共處,你確實「擁有」了這匹馬,但是,很少有人把病與殘疾以「擁有」來形容,這顯得很正面,整首詩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陳育虹:這首詩不只沒有問題,而且寫得非常好。首先是意象好,馬可以聯想很多:白駒過隙,老驥伏櫪,甚至,西方希臘神話裡的繆斯騎的也是一匹飛馬,是靈感的象徵。因此,這首詩中的「馬」可視為寫作者的「夢想」,他想創作,但也許還是必須為了生活而工作,只好把馬和自己拘到一個欄杆裡,不能跑出來。他不僅得調適生活,還得面對朋友的不了解,因為別人都不懂「人的容量有限怎麼能藏住一匹馬」,那代表——人怎能有那樣的寫作上的野心?因為別人的不了解,他開始有了問題,吃藥也沒法安頓。假如「馬」是寫作的靈感或夢想,牠在夜裡出現,就比如夜裡我們想要創作,或才有時間創作;馬會發出嚇人聲音,就像創作總有旁人無法理解的衝動。到後來,他不再要求別人的肯定了,寧可把時間用來照料那匹馬(創作),因而,不管從事什麼工作,寫作是「你在這個世界上僅有的座位」,這也是他真正認定自己的ID。後面寫到「換上新的馬蹄鐵」,除了是工作壓力,也有「鐵蹄下」的感覺。結尾可以讀出:要接受這匹馬,就算已經褪色了,但寫作的夢是不會熄掉的。整首詩充滿密度感,是作者身在其中的真正感受。

李癸雲:可能因為年紀,〈褪色的馬〉這樣關乎中年症候群的詩,讀起來很有共鳴。確實這首詩完整,緊密,明朗,要寫的東西都顧及到了。我原也想勾選此首,只因擔心自己品味太集中,才先把這首擱下。

所有作品討論完畢。進行第二輪投票,評審決議從有獲票的十篇作品中,各自挑選五篇給分,最高6分,最低2分,其餘各篇都給1分,結果如下:

〈褪色的馬〉26分

(李癸雲6分、李進文5分、唐捐6分、陳育虹6分、焦桐3分)

〈外送員不思議〉14分

(李癸雲5分、李進文6分、唐捐1分、陳育虹1分、焦桐1分)

〈六月〉14分

(李癸雲1分、李進文1分、唐捐3分、陳育虹3分、焦桐6分)

〈腎友日記〉13分

(李癸雲1分、李進文3分、唐捐1分、陳育虹4分、焦桐4分)

〈周林──一封交不出去的信〉12分

(李癸雲1分、李進文1分、唐捐4分、陳育虹5分、焦桐1分)

〈昨夜無無明〉10分

(李癸雲2分、李進文1分、唐捐5分、陳育虹1分、焦桐1分)

〈拒絕了妳即將告白的身體〉10分

(李癸雲1分、李進文4分、唐捐1分、陳育虹2分、焦桐2分)

〈指南〉9分

(李癸雲4分、李進文2分、唐捐1分、陳育虹1分、焦桐1分)

〈當月光長照〉9分

(李癸雲1分、李進文1分、唐捐1分、陳育虹1分、焦桐5分)

〈郊山行——某主婦仲夏福州山步道漫賦兼致年少友人〉8分

(李癸雲3分、李進文1分、唐捐2分、陳育虹1分、焦桐1分)

由於〈外送員不思議〉、〈六月〉兩篇同分,評審以舉手表決,〈六月〉得到三票(唐捐、陳育虹、焦桐)勝出。評審決議依分數高低,首獎頒給〈褪色的馬〉,二獎為〈六月〉,三獎為〈外送員不思議〉;〈周林──一封交不出去的信〉、〈腎友日記〉並列佳作。會議圓滿結束。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