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抵抗的義務 重現北美台灣之音事件

2021/04/03 17:34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由台灣敘事力協會推出的《抵抗的義務──The Voice of Taiwan》紀錄劇場,今(3)日在228國家紀念館演出,以館內《媒介與抵抗:北美台灣之音傳播行動》特展中的歷史文獻為藍本,講述1977年到1989年之間在北美發展的台灣人,如何透過電話答錄機相互串聯、在各地發起示威遊行、聯署活動,共同追求台灣民主自由的過程。

《抵抗的義務──The Voice of Taiwan》紀錄劇場今日在228國家紀念館演出。(記者陳昱勳攝)

台灣敘事力協會表示,《抵抗的義務──The Voice of Taiwan》由周翊誠執導,取材2019年在北美針對台灣之音歷史事件的採訪,從228事件受難者家屬王克維的一輛腳踏車開始,敘述1970年代台灣戒嚴時期監控民眾的歷史背景,以及留學生到海外後投身台灣民主運動的挫折與努力。

海外留學生如洪珠美、李成奎、張富雄、楊宜宜等人,他們分散居住在紐約、芝加哥、多倫多等地,彼此不認識,靠著一台答錄機的廣播效應,讓「為台灣發聲」成為眾人一致的目標,他們要在一個自由的國家爭取自己同胞的自由。演出呈現了台灣白恐時期特務如何監控台灣人,以及播放當年台灣人向國際傳遞美麗島事件衝突過程的原音,觀眾在館內觀展的同時,也透過戲劇感受這段歷史。

1980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日報,報導了留學生蕭廣志,內容提及台灣之音的成立和發展。(記者陳昱勳攝)

周翊誠說,這些近50年前的前輩所處的時代複雜,對於現今民主自由社會的人們較難體會,因此根據真實史料、演員的扮演與解釋,讓觀者更能了解這段故事,當年留學生們透過答錄機進行活動串聯,猶如台灣年輕人透過社群媒體響應各種政治運動,擁有相同的精神。

台灣敘事力協會指出,這些分布海外的遊子希望在一個自由的國家中為自己的人爭取自由,這是四十多年前台灣人組成的「無領袖抵抗運動」,對照今日的香港、緬甸,讓人感到自由民主是何等的得來不易。《媒介與抵抗:北美台灣之音傳播行動》展至6月27日,《抵抗的義務──The Voice of Taiwan》紀錄劇場4月17日在228國家紀念館3樓藝文空間另有一場演出,免費入場,詳情可至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