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殘山剩水 探問人與城市的未來可能性

2021/01/27 17:01

何孟娟作品《魏斯貝絲計畫》,2013-2020年,內容呈現攝影、錄像、文件、木座裝置等。除凸顯狹窄的居住空間,展場特別設置輪椅,觀者可體驗中老年藝術家的觀察視角。(記者陳昱勳攝)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由胡朝策展的「殘山剩水」展覽,透過12位國內外藝術家裝置、錄像與攝影紀錄作品,呈現因地緣政治、經濟對抗、族群衝突及氣候變遷下的城市樣態,思考城市在這個高速發展時代中面臨的複雜處境。在忠泰美術館展至4月18日止。

胡朝聖表示,城市作為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相遇之所,在彰顯主流價值的同時,卻也同樣壓抑著許多問題,包含全球化、環境變遷、難民流離、階級鬥爭等,展覽分別從「消失以及不可見的存在」、「破壞與重生的極致風景」、「囚禁所和寄生之處」、「他者戰場」、「明日預言的應許之地」等5個子題探討人與城市的未來可能性。

安德列亞.格爾斯基攝影作品《東京》,2017年。(記者陳昱勳攝)

胡朝聖表示,「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提供一個開放性思考,或者對政府、土地開法者來看是成功的,可是對保有土地、自然記憶的人,以及經濟、政治相對弱勢者或許是失敗的,因此藉由這樣的提問,思考大家所居住的城市是否一直往美好的方向發展,「殘山剩水」或許打破了人們的樂觀想像,但並非全以悲觀思維呈現,而是希望觀者能進行深思與自我質問。

例如子題「囚禁所和寄生之處」中,藝術家何孟娟作品《魏斯貝絲計畫》,紀錄了紐約「魏斯貝絲」藝術公寓內年長藝術家的生活起居。胡朝聖指出,「魏斯貝絲」藝術公寓自1960年代起以非常低廉金額出租,藝術家為城市增添了許多文化內涵,但相對來說他們也是經濟上的弱勢,在那個寸土寸金的地方,藝術家根本離不開,作品也體現了居住正義問題。

利安.摩根作品《紀念碑》,單頻道錄像、攝影,2018年。(記者陳昱勳攝)

探討建設與破壞兩面關係的子題「破壞與重生的極致風景」,藝術家廖建忠作品《3/2》,觸及城市失能,藝術家在展場打造通往3樓虛空樓梯,再現城市中建物頑強佔據著人們的生活領域,卻無任何用處,暗諷失敗都市計畫下存在的傷疤;同樣概念,加拿大藝術家利安.摩根錄像作品《紀念碑》,呈現泰國曼谷一棟1997年因金融危機停工的廢棄大樓,至今仍未復工,在喧囂的城市中凸顯了荒謬性。

同一子題,德國攝影藝術家安德列亞.格爾斯基攝影作品《東京》,來自他不斷來回乘坐火車時所創作,畫面從民居到高樓大廈的新舊對比,呈現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的演進。展覽在忠泰美術館展至4月18日止。

廖建忠作品《3/2》,木材,2020年。(記者陳昱勳攝)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