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當年的異端至今仍是前衛 作家七等生病逝

2020/10/26 17:05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小說家七等生(本名劉武雄,1939年生)10月24日病逝,七等生近年低調形同半隱居,對於病逝的消息,七等生之子劉懷拙未接電話,作家季季於臉書貼文「悼別老友七等生」;國藝會則於今(26)晚在臉書貼文「#致意──七等生(1939-2020)第14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小說家七等生先生於10月24日辭世,享壽81歲。」

2015年七等生(前排左)出席飛頁書餐廳開幕。(資料照,記者胡舜翔攝)

七等生為苗栗縣通霄鎮人,被譽為台灣現代主義代表作家。創作以小說為主,代表作品有《我愛黑眼珠》、《沙河悲歌》、《重回沙河》等,其中《沙河悲歌》曾改編為電影。1985年獲第8屆吳三連獎文學獎小說類,2010年又獲得第14屆國家文藝獎。

七等生曾任小學教職多年,40歲後便退休專注寫作。2003年由遠景出版社出版了《七等生全集》共十冊。七等生最為人熱議的作品之一應是1976年發表的《我愛黑眼珠》,由於形式怪誕,有人認為難懂,作家馬世芳聞七等生去世消息,於臉書摘錄其中一段,並留下一句話:「烙印在青春期記憶深處的段落。」很多人在七等生過去的作品裡,看到的是現在的社會現象,猶如《我愛黑眼珠》、《我的小天使》等,作家猶如洞察人性的先知。

目宿媒體紀錄七等生的文學電影,取其作於1976年的《削瘦的靈魂》為名,近期在電影預告裡寫道,「體現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至高成就,別人都是里程碑,七等生則成為裂縫,以小說回應極速現代化和黨國高壓政治下裂解的社會和精神危機。」

作家陳芳明說,「七等生一直是我偏愛的作家。我喜歡他,是因為他所使用的小說語言,完全都是他所獨創。而他所觸探的議題,則完全是他所開創出來。在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系譜裡,他總是被視為異端。然而他的迷人魅力,也正是他建立起來的異端語言與異端主題。從《我愛黑眼珠》開始,立刻引起那個時代的矚目。那是戒嚴的時代,那是純正語言的時代。七等生反而開闢一條人跡稀少的道路,他的異端,至今仍然是前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