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集體創傷記憶轉化與再生 德國5重要機構代表分享人權教育經驗

2019/10/30 15:13

文化部彭俊亨次長(右4)、人權館陳俊宏館長(右5)與來賓開幕儀式合影。(文化部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國家人權博物館今(30日)、明兩天於台大法學院霖澤館舉辦台德人權教育國際工作坊,以「集體創傷記憶轉化與再生:人權博物館展示教育實務挑戰」為題,邀請德國5位相關機構之專業人士來台分享人權教育方面發展經驗。

工作坊於今日上午舉行開幕式,文化部政務次長彭俊亨表示,德國歷經納粹獨裁的傷痛,以及東德獨裁政權瓦解後的轉型,跟台灣過去歷史有許多可參照之處,如何面對傷痛並轉化為未來持續前進的力量,透過本次工作坊相信能獲得寶貴的經驗。

德國國會文化與媒體事務委員會主席Katrin Budde專題演講。(文化部提供)

今年邀請到德國聯邦議會文化與媒體事務委員會主席Katrin Budde、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主席Anna Kaminsky、史塔西檔案局主任Niels Schwiderski、柏林圍牆基金會典藏與檔案主任Manfred Wichmann、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基金會專案主任Adam Kerpel-Fronius等5位貴賓,藉由工作坊提升我國同類型機構及博物館人員之專業能力,也藉此建立台德間的實務經驗交流平台,為台灣未來進一步擴展國際人權網絡建立基礎。

德國在台協會副代表施碧娜表示,台灣與德國希望朝向簽訂雙方交流合作意向書,據德國經驗顯示,理解過去不僅是幫助走出創傷,更是避免重蹈覆徹的重要歷程。很高興台德雙方的交流日益密切,德國的國會議員及相關博物館機構都曾訪問過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園區與綠島園區,施碧娜認為人權館豐富的館藏必須作更積極的人權教育推廣使用,如何整理與展示人權史料,並讓人有所收穫,都非常重要。

本次活動包含「前導工作坊」及「國際工作坊」兩大部分,首先召集台灣人權教育的第一線工作者及博物館從業人員,盤點實務經驗中面臨的挑戰,「國際工作坊」則期待能夠透過德國的經驗分享,從文化教育及博物館面向來討論轉型正義。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