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鴻鴻:彼得·漢德克找到新文學與實驗劇場接軌的道路

2019/10/10 22:48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路透)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彼得·漢德克是誰?當諾貝爾文學獎公布2019年得主時,文學圈很多人表示對他一無所知,然而,在劇場界卻有不少人推崇漢德克在劇作方面的成就,作家與劇場導演鴻鴻就認為,漢德克身為一個文學家,他找到一個用新文學與實驗劇場接軌的道路,不僅在劇場上是史無前例,在德語系的文學領域裡也是他最被看重之處。也因此,2004年諾獎得主耶利內克就曾說過:「他(漢德克)比我更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漢德克雖為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劇作家,但他的文學成就是在整個德語系。漢德克作品《冒犯觀眾》、《自我控訴》和《大人與小孩》,經台灣翻譯家由英文轉譯成中文集結出版,或可說是目前在台灣唯一出版過的漢德克作品中文版。

鴻鴻說,漢德克最重要的作品就是1966年的《冒犯觀眾》,該作品直接把觀眾當主角,甚至取笑、辱罵觀眾,使戲劇扮演、台上台下的界線消失或顛倒,改寫了劇場史,在他那個時代可說是石破天驚,也開啟了當代劇本創作的無限可能。「那個年代很多實驗劇場幾乎都把文字去除了,亦即拋棄文本,就算拿文本也是割裂式的,可是他做為一個文學家,他找到了一個用他的文字與他的新的文學,跟實驗性的劇場接軌的一條道路,我覺得這個是很了不起的。」

雖然台灣文學圈普遍對漢德克感到陌生,但漢德克知名電影導演文‧溫德斯創作歷程非常重要的夥伴,鴻鴻說,溫德斯最代表性的作品《柏林蒼穹下》(又譯為《欲望之翼》),即是由漢德克合作編劇,他們倆個人自1966年認識以來,就一起打拼至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