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影音)實踐語言復振承諾 文化部所屬館所示範先行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為創造真正自由平等的文化環境,文化部積極推動多元族群語言保存與復振,除已於1月7日在行政院會通過並送請立法院審議的「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外,也從尊重語言多樣性、營造友善文化環境等多元行政措施,保障各族群在公共場域使用本土語言的權利。因此,自106年起,於北、中、南、東擇定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及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為4個示範館所,推出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及手語等多語導覽或廣播,並於今天進行成果發表

文化部表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更是國家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精髓,雖然我國擁有多元族群與豐富的語言文化,然而過去歷史影響各族群文化與語言的自然發展,造成本土語言面臨消逝危機,相關保存與復振工作刻不容緩。

率先於4所國立館所強化的多元語言公共服務,從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帶動大家再去思索與挖掘我國多元文化的意義,進而強化公共服務品質,文化部表示,雖然目前只是階段性示範,但未來透過各館所的常態性交流、互動,將形成一個溝通協力平台,建構語言友善公共場域,同時也鼓勵大眾尊重與學習多元語言,創造一個真正自由平等的文化環境。

另外,文化部未來將更支持本土語言的創作及應用,鼓勵使用本土語言進行創作及製作更多本土語言版本文化內容,讓民眾可以更簡便且廣泛地接觸及閱聽本土語言,提升人民使用國家語言的能力,也將從國家語言的調查機制、資料庫和整合書寫系統、健全國家語言教育等面向,讓民眾透過本土語言的使用及理解中,了解自己的國家文化,讓本土語言扎根。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