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刮、擦、洗、磨 張韻明展出《生命之痕》
畫家張韻明專訪。(記者陳奕全攝)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縱橫水墨創作多年的藝術家張韻明,在因緣際會轉換媒材後,踏上自稱「回不去」的路,15日開始,他將在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舉辦個展《生命之痕》,與觀眾分享近年作畫的心得。
畫家張韻明專訪。(記者陳奕全攝)
張韻明說,展名「生命之痕」來自他創作的獨特方式,「我的畫先畫過再磨過、磨過、再畫、再磨過,就留下一些痕跡,那種畫不出來的、很自然的味道。」
畫家張韻明專訪。(記者陳奕全攝)
光用「畫」跟「磨」,無法說清張韻明作品的百般工序,為了呈現不同的光澤、厚度和肌理,他嘗試過用瀝青作畫,試過將瓷粉加進顏料,出生於南台灣小漁村的他,最近又突發奇想,想把漁網應用在作品中,透過朋友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小塊手工編織的漁網,「就這一塊了,找不到了,現在的漁網都是尼龍繩做的了。」他說,還在想要怎麼利用這一塊珍貴的漁網。
畫家張韻明專訪。(記者陳奕全攝)
67歲的張韻明,50歲那年因為跟國立台灣美術館出國辦展,毅然決然進入美國密蘇里州Lindenwood大學攻讀藝術創作碩士,這個契機讓他的創作風格大幅轉變,他放掉已得心應手的水墨,改畫油畫,又嫌油畫不夠豐富,開始應用各式他所能想像的媒材,不光是「畫」和「磨」,他堆積、刮、擦、洗,成就一張張看似畫作卻融入雕塑元素的作品。
畫家張韻明專訪。(記者陳奕全攝)
張韻明說,科技的進步讓複製畫的門檻愈降愈低,從感覺到這種趨勢開始,他就打定主意要創作「無法被複製」的畫,他的作品紋理豐富,沒有辦法僅透過平面、畫冊欣賞,這次將展出40多件大幅作品,希望大家能來展場,仔細感受他的「生命之痕」。
《生命之痕》自15日展至26日,15日下午3點將舉行開幕式,詳見http://www.yatsen.gov.tw/
畫家張韻明專訪。(記者陳奕全攝)畫家張韻明專訪。(記者陳奕全攝)畫家張韻明專訪。(記者陳奕全攝)畫家張韻明專訪。(記者陳奕全攝)畫家張韻明專訪。(記者陳奕全攝)畫家張韻明專訪。(記者陳奕全攝)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