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戀家主義〉家裡亂 有時不是你的錯

2019/11/18 05:30

圖/rabbit44

文/Phyllis

混亂的屋況可能來自於居住者的囤積行為,也可能肇因於「慢性雜亂」的症頭。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囤積症的行為特色大致可歸納為難以丟棄、住處充滿雜物、過度獲取和缺乏自覺這四點。而由美國的心理學家、教育工作者和整理教練所組成的「挑戰雜亂協會」(ICD),則將慢性雜亂定義為:一,長期雜亂,努力收納卻無法維持整潔;二,目前的生活品質因為雜亂而越來越糟;三,預期還會繼續亂下去。

囤積者與慢性雜亂者的分別在於,前者會主動且刻意地購買或拾荒,後者比較是被動地累積物品;前者可能因為過度購買而出現財務問題,後者的收支則相對正常;前者無法合理判斷物品是否有用,後者可以理性評估;前者捨棄物品時會感到痛苦,也不認為必須整理,後者對物品的依戀則沒那麼強烈,他們有心整理,只是欲振乏力,不過動機夠強或是被逼的話,還是能夠自行改善。

無論是住家幾近失去功能的囤積者,或是在整理方面備受挫折的慢性雜亂者,都經常被認為是骯髒、懶散之徒,實際上未必如此。

囤積症是一種病,盛行率約百分之四,亦即每25人就有一人是囤積症患者。然而,家裡亂糟糟的人大多是慢性雜亂者,除了耐髒或懶惰,身心方面的問題、教育方面的匱乏或居住空間的規劃失當,都可能令屋況失控。

〈被忽略的原因〉身心有狀況 當然無能為力

研究顯示,大腦前額葉是注意力、判斷力和衝動控制的中樞,受損時會造成容易分心、猶豫不決等不利於整理的障礙行為。

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D/ADHD)的成年人也無法有效整理,他們喜歡一次完成全數工作,並將任務複雜化,但因為很難專心又經常低估所需時間,所以如果沒人盯著,東摸西摸的結果就是進度不如預期,最後心灰意冷只好半途而廢。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注重加法而非減法,為了整理反而會買回更多收納工具,使空間更顯侷促。這些行為模式導致他們無法持續長時間的取捨和清理,因此住處往往充滿雜物。

憂鬱症也可能造成屋況的混亂。憂鬱症患者大多情緒低落、無精打采、心神不寧、難以專注,而且往往伴隨內分泌失調、自律神經失調、免疫力下降及各種疼痛問題,這些都會使整理工作缺乏進展。

一項由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出資的研究還發現,有逾四成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患者,在發生令人驚恐的事件,或暴力、天災、意外、恐怖攻擊、戰爭等創傷事件的4個月後罹患憂鬱症,換句話說,這些經驗都可能間接助長了雜物的肆虐。

此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也證實,囤積行為的確會在家族中蔓延。事實上,專業整理師最常從客戶口中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覺得我家很亂,你應該去我媽家看看!」雖然兩代或三代都愛囤積雜物,有時是因為14號染色體的基因排列與眾不同,但另一個原因很可能是出於有樣學樣的模仿效應。

長輩不擅整理或不在意屋況,晚輩自然缺乏耳濡目染的機會,甚至認為雜物四散才稱得上是溫馨、有人味,於是從小便無意識地複製了這種生活習慣。

圖/rabbit44

〈如何改善〉尋求專業 幫自己歸位

想當然爾,不合理的動線、格局和收納規劃,也是使室內空間淪陷的兇手之一。

某份調查顯示,在入住新家一年後還能維持屋況的人只占了一成五,而我在裝修和整理現場收集到的理由包括:動線不良,收納櫃不夠裝、不好用、不順手,或是預算不夠,以至於該做的沒做。還有人直接將責任推給小孩和寵物,彷彿兒女或貓狗是自己上門作亂的。不過也有不少屋主坦率地承認是自己或豬隊友愛亂買、生活習慣不好或缺乏整理能力才演變成這種下場。

家裡會亂有各種原因,只是慢性雜亂者還沒找到正確的方向和資源而己。如果有身心方面的問題,建議向醫療專業人士求助,有時病情或症狀得到改善,整理能力也會順利恢復。

如果是長輩缺乏身教,而你也意識到這一點,那麼坊間有一大堆相關書籍足以喚醒你的整理魂。

如果是設計規劃沒做好,這部分不妨請室內設計師出出主意,畢竟一開始的規劃就不到位,後面再怎麼整理也是治標不治本。

如果是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必須調整,自己看書也不見成效,這時或許可以請專業整理師介入輔導。總之,希望各位在了解混亂的成因後,都能有效地對症下藥。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