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台灣人在世界角落〉為緬甸孩子找希望

2019/09/02 05:30

位於緬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瓦克瑪村莊傍河而居。

文/世界微光 照片提供/楊斯鈞、黃寶琴

蒲甘,一座緬甸中部的閒靜老城,年僅1歲的秋秋,就住在這片「世外桃源」裡。

秋秋的父母收入都花在一家生活,幾乎沒有積蓄,一天,秋秋的媽媽在院子裡忙著燒製棕櫚油時,一時不察,在旁行走的秋秋便一腳踏入了火堆餘燼。

腳底瞬間的劇痛使秋秋跌坐在火堆裡,導致腿部與臀部也跟著燙傷,夫妻倆好不容易向親友湊齊2500元台幣的醫療費,但這樣的嚴重燒燙傷令當地醫護束手無策,這個小女孩就帶著這樣的燒傷生活了8個月,身處一旦感染就可能需要截肢的風險裡。

有一天,秋秋的媽媽聽說有一位台灣牧師帶著義診團來到隔壁村,立即抱著秋秋,在烈日下騎了兩小時的摩托車,滿頭大汗地出現在義診團。這個義診團是「中華牙醫服務團」,當下並無法治療這樣的傷勢,但其中一位團員拍下了秋秋的照片,在檢討會議時,大家都希望能為秋秋找出路。「中華牙醫服務團」團長龔慧儀回憶:「我們就談好分工,回台與自己的所屬醫院討論,緬甸夥伴進一步了解這對母女的資料,而病人來台的護照、簽證、機票與生活費,由楊牧師夫妻負責募款。」

龔慧儀口中的楊牧師夫妻,是一對待在緬甸5年的台灣宣教士楊斯鈞、黃寶琴,他們長駐的地點其實不是蒲甘,而是全國最貧窮的省分──伊洛瓦底省(Ayeyarwady)。

瓦克瑪村裡的一般住家。

〈當地現況〉緬甸最窮省分 牧師夫妻伸援手

伊洛瓦底江是緬甸最重要的河流,從南至北貫穿緬甸全境,沿岸孕育出數座繁榮古城,到了下游形成伊洛瓦底三角洲,更被稱為「緬甸的米倉」,稻米產量占了全國65%。

然而,伊洛瓦底江盡頭的伊洛瓦底省,卻有著不同的光景。伊洛瓦底省的社會福利部長曾表示「伊洛瓦底省是全緬甸7省裡最貧窮的省分」,全省人口約700萬,七成居民務農,許多男性一天的工資大約100元台幣、女性約70元台幣,90%兒童沒有機會讀中學。

楊斯鈞與村內的學生。

順著伊洛瓦底江深入偏僻的村莊,許多家庭洗澡、洗衣、飲水都在同一條河流,他們傍河而居,住在樹林裡由竹子搭建的高腳屋,小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或是靠搖搖欲墜的獨「竹」橋往來。村內許多學校的教室,是高腳屋下的遮蔭處,孩子都擠在泥濘地上讀書。

在氣候炎熱與物質匱乏的環境裡,有些瓦克瑪的學校直接以高腳屋下方做為授課教室。

2008年,緬甸風災重擊伊洛瓦底三角洲,由於海水倒灌與政府賑災不當,九成建築傾垮,超過10萬人死亡、7萬人失蹤,近百萬人無家可歸,原就貧困的伊洛瓦底省更是雪上加霜;當時黃寶琴參與救災,即被這塊土地的困境深深震撼。

5年前,夫妻倆決定共赴緬甸,來到伊洛瓦底的其中一座城市瓦克瑪(Wakema),夫妻倆跟著市長一一探訪各村莊,成立「國際全人關懷使命協會」,開始造橋鋪路、建立醫療站、蓋教室、供應愛心午餐等工作,每年邀請「中華牙醫服務團」到蒲甘與瓦克瑪義診與衛教,漸漸與當地居民建立許多難忘的友誼。

2014年起,「中華牙醫服務團」每年都到緬甸義診或探訪。

〈台灣團隊讚〉不能義診的義診行 改變母女人生

至今,「國際全人關懷使命協會」的愛心午餐照顧了近千名學童的健康,新教室造福了2000多名學生,近年團隊進一步在瓦克瑪新建孤兒院,預計收納40個孤兒,而長年合作的義診團,提供牙醫、內科、中醫針灸的義診,進行各種衛生教育,並為不同村落的10多位助產士上課,服務了超過5000位居民。龔慧儀說,醫療團初次來到緬甸便決定持續往返,「瓦克瑪的市立醫院只有3名醫生,加護病房的設備只有一個氧氣筒,醫療資源非常不足。」而出生在緬甸、來台念牙醫並執業的林玉芬醫師說:「雖然這是我的出生地,但我仍然驚訝於這些村民對牙科保健常識的缺乏,甚至有吃檳榔的婦女會給自己不到兩歲的孩子吃檳榔。很多人都是這輩子第一次看牙醫,包括年近半百的人。」

2017年底,團隊原本預定一如往常到蒲甘與瓦克瑪義診,但醫師證申請一波三折,出發前10天,才收到不允准的通知。團隊原本想取消行程,但討論後,眾人認為即使無法義診,也要探訪當地夥伴與村莊,便決定不看診,只進行衛教──沒想到,這趟「不能義診的義診行」,就此成了秋秋母女的一線生機。

一次「不能義診的義診行」,卻讓秋秋的母親為秋秋找到痊癒曙光。

〈繼續助人〉不是故事結尾 而是開始

2018年,秋秋母女終於得到跨國醫療救助的機會,到林口長庚醫院進行這場高難度的手術;術後3週,秋秋已能正常行走,手術費75萬元全由林口長庚負擔。隔年,另一名顏面畸形的11歲女孩也接續秋秋的腳步,來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接受治療。

盡力以在地與跨國醫療翻轉弱勢人生,讓世界透過醫療看見台灣,但楊斯鈞對待自身卻反其道而行。初抵緬甸的同一年,他就被確診出癌症第四期,醫生告知若不接受化療,只剩4年可活,但他相信人的一生都在上帝手中,只管往上帝呼召之地行,至今,不僅癌症未復發,身心亦仍健壯得以推展各樣工作。

過去經商的他,也在仰光成立「台商團契」,關懷在緬經商的台灣人,並結合當地台商資源,協助緬甸青年創業、培訓專業技能,甚至讓他們自己有能力回饋當地需要。除了醫療、教育、公共設施,這對夫妻不只要為孩子找希望,更要讓他們親自尋見希望。

2017年開始的「愛心午餐」,讓近千名貧窮兒童可以在學校多吃一餐。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