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時尚大道】時尚攝影系列報導 洗淨鉛華 只取黑白─彼得‧林德伯格

2014/08/29 06:00

琳達‧伊凡格麗絲塔的短髮造型源自於彼得‧林德伯格的慧眼。(路透社)

文/高莘倫

曾演出多部法國新浪潮時期的著名電影演員珍妮摩露,在《夏日之戀》中的活潑青春不羈已退去,彼得‧林德伯格將拍攝重點鎖定珍妮摩露的臉,帶妝的她仍藏不住歲月的痕跡,眼神向下,沒有對焦的雙眼帶有疲倦感。但彼得‧林德伯格要告訴觀者的也許就是,這就是此時的珍妮摩露,仍然充滿魅力,甚至是以往沒有的、沉澱的熟成之美。(法新社)

彼得‧林德伯格 Peter Lindbergh

彼得‧林德伯格總是一襲招牌藍色牛仔襯衫。(法新社)

懷著德國人固有的理性,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將時尚展演中慣常呈現明豔、華麗的裝飾與歡愉幾乎洗滌,只剩直白、簡潔和沉著的模特兒真實姿態。其作品八成為黑白攝影,帶有詩意般真實的作品,使他被稱為時尚攝影界的「魔力詩人」。

年僅16歲的超模Naomi Campbell,首次與彼得‧林德伯格合作便全裸站立雨中,她卻沒有尷尬或不自在的扭捏,反而如同玩耍中的少女一般露出頑皮羞澀的笑容,肢體放鬆的仿如在最熟悉的地點、面對最熟悉的人。(法新社

成長印記 在綠草與媒屑間

彼得‧林德伯格與「他的女孩們」之一的Charlotte Rampling,一路走來都維持著親暱交情。(路透社)

1944年,彼得‧林德伯格出生於靠近波蘭邊境,正值戰敗不久的東德。童年則在西德Duisburg(杜伊斯堡)小鎮度過,此地處魯爾煤礦的中心地帶,為發展中的重工業中心。撫養他長大的叔叔,是位擁有數批羊隻的農場主,在萊茵河畔租了一塊土地進行農牧業。而這一邊是綠草如茵的樹林、另一邊是運轉的煤礦工廠,就成為彼得‧林德伯格童年時代的樂園。攝影史學家Martin Harrison曾說:「這樣的鮮明對比似乎影射出他的某種身世,這種感覺似乎也貫穿在他大量的作品中。」童年環境仿若影響並暗示了他日後作品的結構,光禿樹幹、破敗工廠和飄灑的煤屑襯著艷麗的模特兒,成為他作品中一大典型的元素。

〈Mathilde與艾菲爾鐵塔〉,左圖,奇特的構圖,只截取艾菲爾鐵塔的一部分,展現出不同於壯觀的鐵塔本身,反而帶有一種荒涼的鐵鏽感。模特兒遠觀的地方是一片樓房,黑白攝影又使之呈現一片荒蕪的錯覺。十足帶有彼得‧林德伯格身世的影子。〈凱特‧摩斯〉,右圖,一向以頹廢的性感氣息著稱,僅著牛仔連身褲的凱特‧摩斯,乾淨的髮型突顯她特色的五官,背後好似木材的背景,帶出一陣粗獷又勾人的餘韻。(法新社)

誤打誤撞 廣告到時尚攝影

彼得‧林德伯格於27歲才第一次拿起照相機,擔任廣告攝影師Hans Lux的助手。五年後,某雜誌社編輯認為他的廣告不像廣告,便給他一個帶有情節的故事,讓他以時裝攝影的方式拍攝,而這也成為當時《Stern》雜誌刊登的14頁敘述式攝影作品。誤打誤撞的機緣,使他的作品接連橫掃《VOGUE》、《Bazaar》、《ELLE》等著名時尚雜誌,並在時尚圈中引起一陣轟動,也讓彼得‧林德伯格成為時尚攝影的搶手貨。

我的女孩們

比起不斷為許多新興亮眼的超模拍攝,彼得‧林德伯格更樂於享受與「舊愛」間的影像紀錄。在1990年一次與《Vogue》雜誌當時的主編Tilberis合作所拍攝的史無前例的封面─集合Linda Evangelista、Christy Turlington、Naomi Campbell、Cindy Crawford和Tatjana Patitz等五位超模拍攝封面照。五位超模身穿簡單上衣與牛仔褲,未多加裝飾的衣著、妝容簡單的臉龐,沒有過度裸露姣好身材、沒有豔麗性感的眼神接觸,只有黑白色調帶出的清新自然,含有些微紐約的獨特況味。

這組照片具有時代性的意義,彼得‧林德伯格也因此與這五位超模結下深厚情誼。他曾半戲謔的說:「我不喜歡每過五年就換一個女人。」他與被他暱稱為「我的女孩們」的超模,自她們十八、九歲起便認識彼此,他看著她們、拍攝她們,伴隨她們越來越光彩照人、充滿韻味。他認為這個過程已經超越「時尚攝影」,而是一種至高的享受,一種藝術的體驗。

反‧魅力

相較於許多時尚攝影師,彼得‧林德伯格最大的不同在於他賦予畫面以及人物真實感,就算是虛浮的名利或狂歡、壯觀的場面,他依舊能夠「去偽存真」,令畫面展現出貼近平常的存在感,卻又美得不可思議。彼得‧林德伯格認為,「魅力」對於一般人而言,可能是華麗多彩的場景、美麗的時裝、花不完的錢或是買不完的衣服,但他卻十分厭惡這些。「某種意義上,我的工作對『魅力』很粗魯,可以稱為『反魅力』。」他這樣闡釋自己的風格。

而這也反映到了他的作品中,他的作品有大量的黑白照,將模特兒過度的臉妝除去,或是賦予模特兒一個不同於一般模特兒的形象、跳脫世人對於「美」的框架。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曾在1988年成功改造琳達‧伊凡格麗絲塔,說服她剪去一頭長及腰部的褐髮,以一頭削短的男孩髮型亮眼於世。對於他自己,他也總是身穿一身藍色牛仔襯衫或藍色棉布T恤,遠離光鮮亮麗的夜生活,希望大眾接近他是因為他的作品,「而不是因為我在這個圈子混得熟」。

黑與白的魔力詩人

以理性意識為底,彼得‧林德伯格的作品如同反映當代生活的鏡子。《美國攝影》雜誌闡述:「模特兒在他面前總是那麼坦然和真實,這是一種令人驚訝的真實,因為時裝攝影也可以如此沒有人工與虛飾的成份。」他認為時尚是轉瞬即逝的,如同他曾直言過度的修片和化妝保養「是一種罪行」。在五光十色的時尚胴體中,他只截取黑與白,但卻比高彩度的作品呈現出更洗鍊的魅力,他的莫逆之交、影壇大師Wim Wanders在評價其作品時表示:「再也沒有比這更加『真實』的夢境了。」彼得‧林德伯格也被譽為近代最能捕捉一剎那情感展露的攝影大師,在模特兒卸下心房的時刻、他按下快門,捕捉動態的剎那情感,這也正是他作品鑽入人心的觸動原因。

例如他受到二戰時期著名的法國黑人女星Josephine Baker的啟發,想拍一位「跳舞的黑人女孩」,促成與超模Naomi Campbell的首次合作。當時年僅16歲的Naomi Campbell全身穿戴非洲傳統飾品,全裸佇立在雨中,她事後回憶在彼得‧林德伯格的鏡頭面前,不僅沒有絲毫不自在,她說:「我彷彿回到了家鄉。」彼得‧林德伯格的作品仿若一首又一首無言的詩,以最少的顏色闡述最豐沛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就是樸實無華、又勾人攝魄的詩句,照片中每一個角度、燈光明暗、模特兒的眼神、每一個拍攝的細節和捕捉,都是詩句的頓點,點畫出詩句的千變萬化,而彼得‧林德伯格就是穿梭其中的魔力詩人。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娛樂頻道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