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台灣音樂代工」生態 作曲家潘皇龍籲改變

2016/06/05 22:18

第7屆國家文藝獎得主潘皇龍,他對台灣音樂界猶如西洋古典音樂「代工」的現狀十分憂心。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每次來到這種表演藝術論壇,戲劇、舞蹈都談創作,只有音樂是談打工。」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前院長潘皇龍憂心台灣音樂「充斥歐式殖民主義景觀」,亟盼國藝會提高對「創作」和「委託創作」的補助資源,以拓展更具台灣主體性的音樂生態環境。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日前邀請各領域專家,就國藝會獎助政策對國內藝文環境影響提出觀察報告,受邀觀察台灣音樂生態環境的潘皇龍表示,近年來公設樂團雖定期舉行音樂會,也穿插發表委託國人創作的作品,可惜「數量極其有限,或只針對知名音樂家。」

他進一步指出,國內音樂界的環境與戲劇或舞蹈界不同,後者多演出新製作或創新作品,前者卻以演唱、演奏或詮釋經典名曲為主,加上台灣自1895年迄今,「音樂教育幾乎全盤西化」,所謂的名曲重製,幾乎都是西洋古典音樂,情況猶如企業界的「代工」。

潘皇龍分析1997年至2015年國藝會音樂類「演出」、「國際文化交流」、「創作」、「委託創作」及「駐團藝術工作者」等5個重要補助項目,發現件數最高的「演出」共2,637件,約占總件數3,981件的3分之2;累計補助金額占比最高的也是「演出」,共2億8,318萬,超過總補助金額5億2,840萬的5成。

「音樂類補助案以『演出』項目掛帥,獲得大部分資源,卻似乎仍然停留在推廣普及的西洋音樂代工性質,缺乏建構自我文化生態的積極作為。」潘皇龍建議國藝會,提高「創作」與「委託創作」的補助資源和比例,並將「委託創作」申請案從目前每年審查「最少兩次」改為每隔月審查一次,「這樣多少會帶動創作的風氣。」

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表示,論壇結束後將透過焦點座談等形式收集意見,也歡迎各界持續提出建言,等「大家都沉澱下來」後,會認真考慮潘皇龍及其他專家學者的意見,作為獎助政策檢討方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娛樂頻道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