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你順利成為洞穴了嗎?川貝母個展松菸登場

〔記者孫梓評/台北報導〕台灣首位登上《紐約時報》的插畫家川貝母,以其豐富斑斕的用色,線條詭奇並帶有故事性的構圖,構築出令人過眼難忘的繪畫風格。睽違三年,再度推出「成為洞穴」個展,即日起至8月6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藝思空間‬」登場。

除了繪畫,川貝母亦於2015年出版首本短篇小說集《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向世人展現他說故事的驚人才華。這次展覽的33幅作品,川貝母精挑20張風格相近者,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為每張圖搭配兩、三百字的「極短篇」,使這些近兩年內接受委託、原始文本各異的作品,在他的「奪胎」之下,獲得全新詮釋。細讀那些文字,有呼應多元性別、有暗中指涉政治、有各種類人物的內心畫像……看似魔幻、與現實無涉的圖作,往往,根植於最最現實的土壤。

做為整個展覽發想起點的一幅,來自川貝母為〈自由副刊〉所繪的一篇〈金繼〉。原文中失去睡眠的人,透過各種方式修復自己,在圖作的表現上,夜晚成為一張黑床,床上鋪排著各色失去之物,川貝母為它所寫的文字是:「從洞穴裡拿到的東西越來越美了,我不斷的深入把這些東西變成畫作、小說。但這些都還是可辨識的,我更著迷的是那些無法描述指認的形體。形體只能在洞穴裡成長蔓延,無法以任何形式呈現於外界,想要靠近它們,就只有成為洞穴這個途徑了。」

川貝母說,「『成為洞穴』是一種隱喻,『洞穴』像是每個人藏在內心的感受。」有人會把洞穴藏在家裡,有人則把洞穴隨意丟棄野外;有些人能自我察覺洞穴的所在,有些人卻渾然不覺。「這也關乎你的內心,或是你藏起來的部分,有沒有被人看見。」無論如何,「你的洞穴會一直記錄著你。」

於是,整個展場,故事的碎片們,沒有起承轉合,但呈現了許許多多洞穴的狀態。川貝母指著牆上一張流淚女孩的圖,說:「就像她,把洞穴炸毀了,但洞穴並不會消失,反而成為液體,四處流溢,被更多的人看到了她的洞穴。」

那麼,有人會刻意展示洞穴嗎?川貝母指著另一張命名為〈喜劇〉的圖,「這個人就喜歡攤露他的內心。因此,有人投資他,讓他的洞穴變得更大。但他的內心卻漸漸變得黑暗了。當他有了不好的情緒,只好選擇閉館,結果大家反而罵他江郎才盡、沒人同情他。」

那麼,川貝母自己的洞穴呢?「我的洞穴在野外,但用類似落葉的東西藏起來了。」或許就藏在松菸,這個名為「藝思空間‬」的角落吧。插畫家川貝母。(記者孫梓評攝)川貝母「成為洞穴」個展,即日起至8月6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藝思空間‬」登場。(記者孫梓評攝)川貝母「成為洞穴」個展,除了與洞穴相關的圖文作品,還展出他為台北國際書展及台北插畫藝術節畫的主視覺圖像。其中「台北插畫藝術節」一圖,為他罕見的電腦繪圖作品。(記者孫梓評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