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夏祖焯/春閨夢裡人(那一年,我們在馬公軍隊)

〔夏祖焯/自由副刊〕

Old solider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麥克.阿瑟將軍在美國國會演講

有一天,海上風浪大,向南望去,落日餘暉的遠灘中有塊不小的石礁,問巡灘員那是什麼?他說太遠看不清楚,可能是一塊突出海面的巨石。我修過工程地質的課,認為這一帶海灘平整,不應有大岩石突然冒出,他聳聳肩未回答。頂風走了一陣子,到了石礁面前,才發現是一座廢棄的碉堡,多年沙灘移位,所以立於水中。碉堡的機槍眼洞上長滿青苔,灰色混凝土堡體已風化為黑色。由此,想起澎湖那片海灘。我曾在野戰部隊步兵連任少尉預備軍官,一年多的服役不斷移防,農村、營房、山頭、海灘、機場、小鎮、漁村……哪一段回憶最難忘?也說不上來。

★馬公島上軍民生活

那是數十年前,駐守在馬公島的小漁村,數千尺寬大沙灘略成半月形,灘的兩頭岩崖上有兩座小碉堡,各有一門小砲,釘住海面,防止共軍陸戰隊在此搶灘。漁村很小,但有一間由里長(也是村長)開的雜貨店及一座不小的廟。廟兩邊廂房住著連長、副連長,廂房外兩排長屋,儲放軍需品如毯子、彈藥、一些糧食及公文等。小小漁村會有不小的廟,顯然是為了保佑出海平安,減少海難。因交通不便,地處偏僻,不可能有外地香客來奉,廟祝也就將這些房屋租給軍方了。那年代國家貧困,吃得不好,有舟山漁村來的士官懂魚性,能在碉堡上看海面顏色判斷出魚群,然後拉手榴彈扔下去炸魚,魚翻白肚漂上來就是大家加菜。碉堡下石灘沖上許多貝殼,五彩繽紛,比觀光店買的還好看,我搜集大袋,帶回台北送親友,贏得他們誇讚。

村民大約數百人,沒有餐館,當然也不可能有洗衣店或澡堂。我們在井邊沖澡,井水略帶鹹味,有些黏。村內還有一家小磚瓦廠,幾個女工,竟然都長得標緻,都沒上過學。她們偷窺漁村小伙子及軍官的動作,傳播一些謠言,打情罵俏,盼望著一段不可能成形的愛情。還有一家海灘旁的製魚罐頭工廠,每天蒸魚爐火不斷。小魚就在沙灘鋪的帆布上暴曬,腥味招來許多蒼蠅,我們在市面上買的魚罐頭,就是這樣製作的。製魚工廠的女兒名叫桂枝,二十歲左右,念過幾年小學,體態豐腴,瞇瞇眼飄來飄去,如細細品嘗,頗有風味。連長和我同姓夏,湘人,一來駐防,就對她有興趣,託人送信給她。信上寫什麼,不知道,我想也不可能寫什麼。另一位羅排長,川人,告訴我他對桂枝也有興趣,但從未採取任何行動。後來回憶這些事,自然會連想到大衛.連執導的《雷恩的女兒》(Ryan’s Daughter)。那英國軍官駐紮在敵對的愛爾蘭海邊漁村,與酒吧老板雷恩已出嫁給小學老師唯一的女兒,發展出難解的愛情,以及無從避免的悲劇。

因為漁村給軍人用的井水有些鹹黏,我在冬季每週去馬公的澡堂洗一次澡,澡堂是退役的揚州人開的。去洗次數多了,混熟了,有一次他以揚州口音半蓋嘴神祕地告訴我,男賓大眾池與女賓大眾池僅一牆之隔,有許多女人在那兒洗澡:「那塊牆上有很多小洞,你可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呀!」我進池看了半天,也沒看到小洞――反正是被他耍了一招。

漁村每隔一段時期會有跑江湖賣藥的來演出。賣什麼藥?當然是春藥,壯陽補腎那種――人參補腎固精丸,20世紀愛情的原子砲……犺犺犺!賣春藥的小團約四、五人,有打雜的,有妙齡妖豔的女郎助手,帶頭的五十多歲的略胖、中氣十足、一臉風乾福橘皮。大批民眾(就是全村老老少少及軍士官外省人) 在拉線的電燈泡下聚集。先是吸引人的妙齡女郎上場頭陣,語詞扭捏,說來說去不能引起大眾興趣,甚至有人微微搖頭。到底,她是女郎,不敢說出怎麼樣的話來。這時,風乾福橘皮見勢不妙,親身披掛上陣,幾句話就導入正題,不但大膽、坦白、恩威並施,還用雙手及身軀做出肢體動作。我的台語並不靈光,但有這些補助動作助陣,完全進入狀況。這一場下來,包括一定出現的減價、附贈、買三送一等技巧,在不斷笑聲及贊譽聲下購者頗眾。小孩也獲得最初的性教育,現在電影那種嚴格年齡分類在這種偏離漁村,見你的大頭鬼啊!以風乾福橘皮的口才、機智、群眾心理的認識及演出,引進入政府、商界、影劇界或政界一定大有可為,在小村子轉來轉去賣春藥,真是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有時,政治關係超過軍事

我自工學院畢業,理應徵入工兵、通訊或技術兵種服役,但那一年入伍抽籤,與土木工程相關的竟有一些步兵缺,我抽中一個,入第51步兵輕裝師。輕裝師編制人員少,裝備輕便,機動力強,主要是進入山地及特殊地形作戰。當時51師是青年軍201師603團整編。整編的原因是603團及602團是孫立人將軍兵變的主力,所以一定要打散。是否真有叛變有不同說法,無論如何,當時孫嫡系部隊的軍官有三百多人都被逮捕或解職;經極嚴格訓練出來的孫立人「軍士隊」士官成員,後來都能升到上尉連長,但也就是到此為止,因為還是孫的嫡系。

我們那師稱黃龍部隊,整編前舊部隊曾在馬尾作戰,後調金門參加古寧頭戰役,有些被俘的共軍士兵編入,但只能升到中士副班長最高,不可能升上士班長帶兵。我曾問輔導長被俘軍官呢?他說很快就處置掉了:「反正軍隊裡死一個人,就像像死一隻狗一樣。」我當時相信他說的。但後來表舅張光直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時出過一本書《番薯人的故事》,內中提到四六事件他念建中高三被捕,在牢中遇到古寧頭受傷被俘共軍團長(應是上校或大校),並沒有遭到刑罰,還抽美軍顧問送他的洋菸,並分給其他戰俘――我倒有興趣知道這些軍官後來的下落。有一次,李排副指著古副班長對我說:「那時古寧頭被俘的都被命令坐在地上,雙手圈在腦後,不得放下,不准亂動,一動就開槍射殺。」古寧頭一戰大勝穩住台灣,造成日後兩岸分治的局面至今,也為八二三炮戰奠定基礎。古寧頭之役說是胡璉將軍打的。但我看此役專書又說是22兵團司令李良榮將軍打的,胡將軍是後來去收拾勝利成果。有時,政治關係超過軍事。

有一些韓戰投奔來的「一萬四千反共義士」編入,也是最高只能升到中士副班長。義士告訴我,本來只有北韓士兵作戰,根本已抵不住聯軍,但中國志願軍突然連夜越過鴨綠江。聯軍看慣了北韓軍服及裝備,以為這些中國士兵是南韓軍隊,竟上前歡呼擁抱,因而淪為俘虜。雖然所有軍官士官都有過作戰經驗,但是他們極少向我們預備軍官或充員兵提到戰場上的事,可能認為說了你也不懂。只有一次我問青年軍出身、溫文儒雅的李副連長有沒有殺過人,他說那時他任上等兵機槍手,對方衝上小坡,他開槍掃射,大概有十人左右倒下――我沒問他殺人感覺如何。有個反共義士鄒副班長蘇北人,在朝鮮戰場上打過美國鬼子,他告訴我:「軍人就是要打仗。」我認為他真是那種人。野戰部隊就是在戰場上廝殺的那一種,所以最好不要有思想,只要服從就夠了。那時的老士官有許多是農村拉夫拉來的。國共雙方輪流進占村莊,哪一邊拉到他,他就是那邊的兵,說不定戰場上遇到自己的弟弟就在眼前對方,那該怎麼辦,能下手嗎?他們都不識字,當然,後來軍中補習教育讓他們具備初小的教育,起碼能寫自己的名字。有一次部隊來了個「不怕死運動」,還有考試,居然不是非選擇,還是十數題問答題。隔壁一個中士老仔毫不猶疑,每題都只答寫三個字:「不怕死」、「不怕死」、「不怕死」……分數出來,居然比我們這些預官分數還高。他得意地說:「嘿嘿,軍隊裡的事,可不是你們能了解的。」

這些士官如果三十剛出頭就算年輕的,大多是少年兵開始,也就是先做做長官的勤務兵。有一個年輕的下士,廣東人,原本傘兵,是那種比較吃香的、神氣的兵種,但是犯了小案子,所以被下放到步兵連來。此人是連裡唯一能能操流利台語的外省籍士官,台語歌唱得動人。有時向我借錢,當然借了不還。我借給他,因為他教我唱台語歌。我母親是台灣人,所以認為自己應該會唱些台語歌。至今還記得他教我〈送君情淚〉、〈雨夜花〉、〈可憐戀花再會吧〉……他後來曾被一位副排長懲罰,竟生氣剃掉自己的眉毛,這是我生平僅見無眉之人,但是一直記得他唱那些歌時忘懷的表情,也是初次感受到台語歌是如此悽美動聽。

我們51師是春節前一天移防澎湖,乘坐在公海上截獲的俄羅斯油輪陶普斯號,由高雄港晚上開船。我們那一營坐統艙,連夜駛到馬公港外。太擠,空氣悶濁,連躺的地方都沒有,大家一肚子怨氣,幸好沒風浪,無人嘔吐暈船。營長一臉橫肉,是老粗,大家都不喜歡他。這時他站中心位置,竟訓話:「等一下澎防部司令登船巡視,問大家好不好,要大聲說好。」說完四面起鬨大聲喊:「好!好!好……」聲不斷。營長大怒:「誰喊的?」大家安靜。然後營長又訓:「如果司令官問大家累不累?就要回答不累。」說完,四面八方喊:「不累!不累!不……」營長怒得跺腳。等司令尹俊將軍登船,就不敢如此了。

★天堂是屬於美國人的

我們在澎湖外海由船側依次踩繩網垂直下降,降到登陸艇(即水鴨子)上。因艇小,搖晃厲害,又沒受過陸戰隊搶灘訓練,大家趴在艇邊嘔吐。到了沙灘,水鴨子前方一塊門向下驟然跌開,一聲令下,我們端著步槍大聲喊殺搶灘,沒想到下半身都泡了海水。澎湖冬季風大,吹在濕冷的身上可不是味道。

然後行軍上拱北山,我們那一連被派去守衛美軍的雷達站。因經過一夜航行、水鴨子暈船、搶灘、濕冷風吹……這一路上山可夠瞧了。邢連長是軍士隊出身,平時為人嚴厲,帶兵嚴格,無笑聲;副連長是學生入伍的青年軍,溫和有禮,兩人一直有心結。這時連長向上爬山,臉色蒼白,額頭都是汗珠。他停下來,靠著一塊大石頭,喘氣說:「你們先走,副連長帶隊。」副連長這下子可逮到機會了,走上遠一些,看不到連長,就對大家說:「連長平時嫖妓太多,體力比較差。」一些對連長不滿的軍官也紛紛點頭:「嗯,嗯。」

我們的營房木造,似是原日軍留下的舊營房,上下兩層連板床,相當簡陋。那時輕裝師多只有軍官及士官,沒有兵。打起仗來才將士兵填入。我們這個連給美軍站崗,因為兵員不足,連軍官都得輪班。雷達站是個圓頂大球建築,裡面只有美軍。外面有二橫排較新營房,住空軍步兵,再外面才是我們陸軍步兵。這是有不同待遇等級的,比如空軍藍制服,就比較神氣好看。他們的輔導長是上尉,叼一根細長的雪茄。空軍抽的是「八一四」香煙,品質比我們陸軍的「九三牌」或「七七牌」軍煙要好(好像還有一種「克難牌」),雷達站裡的老美當然是抽高級的洋菸了。還有老美不穿軍服,是穿花花綠綠的便服。我因是該山頭唯一預官,略識洋文,被空軍步兵找去協調一件事,進入雷達站一次。乖乖,站裡有地板,有柔軟的沙發,還有電冰箱、酒吧……台北都不太看得到。在那種普遍貧困的年代,那就是天堂――天堂是屬於美國人的。

因是軍官,我只需要輪我們營房的夜間巡崗,不需去站美國人的崗。但不時得去查崗,也順便與站崗的士官老芋仔(其實那時他們只有三十多歲)聊聊天。他們會告訴我家鄉村裡的事,包括喜歡的姑娘,但從不說戰場上的事。有個山東口音很重的上士,念過二年小學,高頭大馬,說話倒慢條斯理,人挺溫和的,不是殺氣騰騰那種,我查他的崗聊得最久。有一次一個路人提著不少東西行過,上前很謙遜地問他去某地要走多久,依習俗稱他為「長官」。他不理,只跟我講話,路人站那兒等,覺得沒趣,就向前走開了。走沒多少步,他又喊要那路人回來。然後告訴他去那處要走多久,路人趕緊鞠躬道謝。想想,又謙遜地問他:「不好意思,請問長官,剛剛問您,為什麼沒告訴我?」他回答:「俺沒看到你走過來,不知你走多快,怎麼能告訴你要走多久啊?」這種回答合乎邏輯,不能說不對,但我差點兒沒昏倒。

★我想回去,但回不去了!

我屬那一連守衛拱北山的美軍雷達站,後來被調去另一步兵連守海灘,收音機在海邊就很容易聽到對岸廣播。當然,收聽匪方廣播是犯法的,但是大家好奇,還是會去聽,甚至指導員及連長有時都會偷偷聽他們的相聲節目。還有,對岸常有親人喊話,或指名向某人招降,可見他們的情報做得不錯。有個老實的老士官似乎聽到他浙江家鄉的一些事情,卻無興奮之情。但他告訴指導員,有幾天聽到姊姊在山裡喊他小名,他要去山裡找姊姊。指導員開導他,告訴他浙東離台灣有上千里路,聲音不可能傳到澎湖。但他還是去山裡找,沒找到什麼,卻在山裡拾得一隻相當肥大、受傷的鳥。他做了一個精美的鳥籠,每天餵食、也用長長的彩繩拴住鳥腿,放風出籠。還教那鳥兒一些小花樣,變成他的朋友,不再提他姊姊。有一天,他提著空鳥籠問我要不要,送給我。我不養鳥,不可能接受這禮物。這時他才黯然地說鳥不見了。他留下空籠,無言轉身而去。我知,天堂裡最美麗的鳥,也比不上這隻肥大跛腳的鳥。後來聽說是被隔連的士官偷去下了鍋。

連上有一位班長時上士,這姓少見,我只在《水滸傳》裡見過好漢時遷。時班長北方口音,魁梧英俊,操練及統御純熟,有時向上級頂嘴,是那種「霸王兵」,大家都不敢得罪他。有次我帶他到一座廢棄(或未完工) 的飛機場出任務,第一次和他聊天。他告訴我和堂哥一同加入國軍,是他們娶新媳婦後一個月,而且不是媒妁之言,是娶自己喜愛的姑娘,那時他十八,妻子十六。我沒問他為什麼加入國軍,生活太苦?被拉伕?還是躲共產黨?他告訴小妻子等著他,很快打完仗就回來。他們在各地轉戰,馬尾之役他兄弟倆一同攻一棟小坡上的房子,堂哥中彈倒下,斜倚在一輛手推車後面。他看到解放軍由側面上來,大聲急喊要堂哥轉到手推車前面掩蔽,喊了好幾次,以為是槍聲蓋住。但堂哥根本不在乎,根本不理他――因為他已經死了。時上士給我看夾在軍人補給證裡他小妻子的照片,確是清秀的鄉村姑娘:「我想回去,但回不去了!」

他說這話,我想到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一次大戰時,那些十七、八歲的德國男孩受到老師慫恿參軍,被派往西線戰場上殺戮或被殺。這些離家的大孩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然而他們知道那種友誼不可能維持太久。他們一個一個倒下,生存的機會愈來愈小。最後,主角保羅死在戰場上:「他於1918年10月某日倒下。那天整個前線一片沉寂,司令部的戰報只有簡略的一句話:西線全無戰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這些年輕生命的死亡、恐懼及友情可以存在於任何一個時代的戰爭,任何一個山林,任何一條泥濘的戰壕,沒有時間的限制。

「在軍隊裡沒有家人,交個朋友真好,因為明天會怎麼樣都不知道。但是那個朋友死了,又特別難過。」時上士是個勇猛的角色,低聲向我說這話時似是頗有感慨,我未接下文。軍人親臨戰場,生命朝不保夕,以及戰爭的緊張,他們不願或無暇去思索死亡問題。我看三島由紀夫的《春雪》,描繪了廿歲的主角松枝清顯看日俄戰爭的圖片,數千士兵遍布在橢圓形的原野上,延伸到遠方盡頭,沐浴在深沉的微光中。然而那是真人,還是已戰死的士兵?是實景,還是幻覺?

★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想起另一部也是以一戰為背景的影片Joyeux Noel (《近距交戰》或《聖誕快樂》),是英、德、法三國共同攝製。那時一次大戰已脫離騎兵戰,進化為砲戰及戰壕戰,三國士兵在冬日的戰壕中度日,及廝殺,屍體散布在皚白雪地上。耶誕夜來了,英國戰壕裡傳來蘇格蘭風笛吹奏的耶誕歌曲〈平安夜〉,德國戰壕裡一個好嗓子的男高音士兵隨聲唱出,唱完三國戰壕響起一片掌聲喝采聲。德國男高音索性爬出戰壕,順著風笛伴奏再唱一曲耶誕歌曲,離鄉年輕的士兵深受感動。由此,三國軍官協調停戰一天過耶誕節。互相殺戮的軍人交換巧克力及紅酒,在空地上踢足球,拿出妻子或愛人的照片示給敵人看,甚至約對方戰後帶妻子來家鄉度假,像親熱的好弟兄。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據記載事後三國軍人都受到懲罰,因為戰場上詐術難辨。

我待過的三個步兵連裡有國軍,古寧頭的解放軍戰俘,韓國戰場上俘虜的反共義士。他們原本是你死我活、互相殺戮的敵人,現在在連裡親睦地相處,因為他們在台灣大島上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就像影片中耶誕夜英、法、德敵對三國的士兵一樣。

然而,他們多來自農村,本不識字,他們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嗎?海明威筆下描寫大戰時美國青年響應威爾遜總統對德宣戰的號召,抱著崇高的理想為了正義、為了自由、為了人類的文明走上戰場,渴望在戰爭中找到真正的價值和生命。但是他們看到戰爭的真面目,殘暴、敗德、屠殺、謊言、混亂……那些崇高的理想全被戰爭抹殺,他們澈底感到幻滅,戰後回到原來社會已格格不入,不再屬於這塊土地,變成「失落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而我遇到的這些野戰步兵,這些勇士英雄,他們不是迷失的一代,但他們曾捍衛了台灣的自由與安全。他們是吃了敗仗退到台灣,待遇菲薄,與社會分離,被歧視的一群。那時戰爭似是不可避免,台灣海峽平靜,高山寧謐,但我們沒有忘記戰爭,戰爭也沒有忘記我們。然而那是什麼樣的戰爭?主義之戰嗎?利益之戰?籌碼之戰?還是一場混亂的內戰?許多人埋骨的戰場,可曾是在他家鄉春閨夢中人不知的安息之處?那些從死亡的蔭谷中掙扎出來的,除了被動及嚴格的軍隊生活外,其他時間都在等待,等待著戰爭,等待著回家。他們不成形的愛,他們言不盡的恨,殘缺不全挾雜著血肉模糊的回憶,永遠無人做傾訴對象的夢,終於成為明日黃花。或者,或者有些在撤退到美麗寶島之前,已成了無定河邊骨。圖:王孟婷。www.instagram.com/w2meng2/
圖:王孟婷。www.instagram.com/w2meng2/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