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給大學新生的二十個建議

大學時期應選修關於「幸福」的心理課程。(達志影像)〔王丹/自由副刊〕我曾經寫過「到大學要做的十件事情」,算是給開學新生的一些建議。最近因為搬家,翻出一些舊的剪報,在整理的過程中,看到很久以前《波士頓環球報》上的一篇〈為了找到好工作現在要做的二十件事〉,頓時覺得自愧不如,因為人家的建議比我的更值得在這裡推薦給剛剛開始大學生活的新生參考。這麼好的建議,不能讓時間埋沒掉,姑且先羅列如下:

第一,要走出圖書館;第二,在大學的時候就要開始做生意;第三,不要債務纏身;第四,積極投身校園生活;第五,不要讀文科博士;第六,別上法學院;第七,參加體育運動;第八,別按照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第九,做一些你並不擅長的事情;第十,以自己為中心來定義成功;第十一,好工作要自己主動去找;第十二,去選修關於「幸福」的心理課程;第十三,上表演課;第十四,學會讚美別人;第十五,使用職業諮詢服務機構;第十六,被拒絕後要坦然面對;第十七,不必攀比,不需要一定上名校;第十八,不要過分追求完美,不要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第十九,要靠打工讀完大學,積累工作經驗;第二十,把你的目標列表管理,養成制定計畫的好習慣。

這二十條建議中,有幾條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是提出建議的人,也是有自己獨特的思考的。別忘了,這些建議都是著眼於未來要找工作,現在要做的準備。從這點來說,例如「別上法學院」的建議,就是因為法學院競爭太強,雖然掙錢多,但是工作壓力大,不是一個理想的職業。這種想法跟台灣的家長的想法恐怕完全背道而馳,而且事實上,在美國,律師也是大家趨之若鶩的工作。不過,對於什麼是理想的工作和美好的人生,也許,我們本來就應當有一些更深入的思考,而不是一切只從收入出發。第五條(不要讀文科博士),說起來簡直就是打我的臉,畢竟我讀的就是文科博士啊。不過如果從找工作的角度來看,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文科博士除了教職之外,很難找到別的工作,而在當今「博士滿街走」的盛況下,教職也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台灣的文科博士只能以到處兼任的方式謀生,已經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除非你確實對於走學術這條路有很大的興趣,否則,「讀文科博士」確實很難幫助你得到理想職業。至於說第八條(別按照父母的期待生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恐怕要把天下的父母都得罪光了,不過對於年輕學生來說,確實是中肯的建議。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的工作,這樣的一生能有快樂嗎?

在這二十條建議中,除了上述有爭議的幾條之外,還有一些我覺得真是值得大學新生再三玩味,認真思考的。例如第十二條(選修關於「幸福」的心理課程)就是寶貴的建議。現代社會嘈雜混亂,職場的是非不可避免,內心的平靜愈來愈難追尋。面對求職的未來,心理素質的確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不過也是我們的大學教育常常忽視的內容。最近台大社會系教授李明璁開設了一門課程,就叫做「失敗者社會學」,從「魯蛇」這個汙名化的流行詞彙開始,討論一個人怎麼在社會中面對失敗,就是令人擊節稱讚的心理課程。我建議大學新生在選課的時候,不要只重視做為職場「硬件」(技術)的課程,而應當多去選修一些鍛造內心的「軟件」的課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