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王丹專欄】我的2018年書單

2018/12/30 22:30

王丹。(王丹提供)〔王丹/自由副刊〕2018年年初,我就告誡自己必須增加閱讀量。在這個手機橫行的時代,紙本書的價值,其實更加豐富。一年過去了,回顧一下我的2018年閱讀歷程,一共看了三十八本書,成績算是「差強人意,還有努力空間」。在此,願把其中一部分覺得讀後有感的好書簡單介紹一下,跟大家分享,也希望拋磚引玉,能看到更多的朋友介紹好書。

關於對於中國的認識,我會推薦學者裴敏欣的《出賣中國》。這本書可以看做是中國發展的《警世恆言》,指出的問題有理有據。據說台大政治系的中國政治課程,上個學期就是指定這本書為必讀,於我心有戚戚焉。中國作家邵燕祥的《別了,毛澤東》今年我是第二遍閱讀,一個睿智的老人回顧中國過去的五十年歷程,表面看是懷舊的情緒抒發,實際上給我們畫出了一幅歷史畫卷,有很多的反思相當發人深省。

理論閱讀比較勞神,但也是一種自我訓練,訓練自己安靜思考的能力。在這方面,今年看的《政治性,自由主義,顛倒極權主義——謝爾登.沃林政治學研究》,查爾斯.蒂利的《社會運動:1768-2004》,艾德蒙.威爾森的《到芬蘭車站》都不是什麼最新的理論前沿的著述,但是仍有助於我們面對政治和社會現實,能進行一些針對背後的結構性問題進行思考。我是主張讀一些經典的,因為經典著作,其實是可以讀出現實來的。

文學閱讀之必要不須多說,我在這方面的閱讀習慣是不追排行榜,在書架上隨手抓來看。今年的成績包括羅智成詩集《夢中書房》,鯨向海詩集《精神病院》(詩讀得比較少,寫得也就比較少了,這是要檢討的);此外,還有蔡素芬的《燭光盛宴》,帕慕克《新人生》等。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讀第二遍的(又是一個重讀)王朔的小說《和我們的女兒談話》。王朔的小說很容易讀到通俗的部分,但是要認真讀,才可以讀出一些不是那麼通俗的東西來,這也是我多年來熱愛王朔小說的原因。

2018年,在閱讀方面,比較有成就感的,就是把十幾年前讀過的季辛吉的《大外交》又認真看了一邊。書中對於大國競爭的描述和分析,至今讀來還是引人入勝。這本是西方外交學界的必讀書,原因不僅是因為梳理清晰,在我看來,也是因為文筆順暢,如同講故事一般,但是又有深入的分析。好的書,一定是文筆好的,要不然讓人看不下去,也會埋沒了自己的思想。《大外交》就是思想和書寫交相輝映的典範。

這就來到了歷史,我的本行的閱讀書單了。跟文學一樣,歷史閱讀,我也沒有一個計畫和章法,可以說是亂槍打鳥的閱讀法。我看了德國學者貝恩德.施特弗爾的《冷戰(1947-1991):一個極端時代的歷史》,正好可以拿來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新冷戰做一些前瞻性的知識準備;美國學者德里克的《中國革命中的無政府主義》,讓我們看到民國之初的中國知識分子曾經的面貌和對於中國發展的想像;中國學者楊奎松的《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放在今天的現實背景下看,你大約就可以抓到一些隱隱約約的歷史脈絡。

最後,可以說是一些散碎的閱讀。不過,正因為散碎,也更值得玩味。例如索颯寫拉丁美洲歷史的《豐饒的苦難》,林賢治總結知識分子的定義和精神內涵的《午夜的幽光》,柄谷行人的《倫理21》批判了東方社會家長為成年人子女的行為道歉的荒謬,還有可以加深對台灣認識的《台灣的社區營造》(曾旭正),等等。

回顧2018年的閱讀書單,族繁不及備載。最大的感想就是:2019年,要讀更多的書。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